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

李新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三小学

摘要: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就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加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综合成绩,有利于其以后在数学学科方面的提升和发展。重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于新课程改革当中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的响应,而且也可以说是对我国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反思和改革。本文将阐述并分析如何从它的性质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质

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转变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不再注重给学生灌输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开始注重怎样给学生灌输知识,怎样能够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方法。以下本文就将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展开分析和探索,探索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为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做出自己的有限贡献。

  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分析

  1. 具备动态发展的特征

现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再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在于通过这种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日后自主学习,不再依赖老师的讲解,以及适应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做好准备。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代的教育环境当中,开始呈现动态发展的状况。首先是在时间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学习都有益;其次是在对于学生的影响上,一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正式形成,也将意味着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说明了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科学习当中,将会衍生出一套只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并且也能够逐渐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进行自主学习、持续学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动态发展这一特征。[1]

  1. 具备全面性特征

就像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一样,在数学教育过程当中,也需要抓住数学教育的关键,为学生培养最为核心的数学能力。学生想要把数学学好,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探索精神,在不断的探索和质疑当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才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人。具备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的人,要比只会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或者只会模仿教师思维的人要成功得多。因此,我国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改变以往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1. 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常常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很多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监护,就没有办法独立进行学习,也没有办法确保学习质量。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不能像往常的教学一样,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在整个课堂活动当中总是占据绝对权威。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多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表达和分享,在学生的表达和分享当中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表达和分享,能够缓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比如在每节数学课后都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两道数学探究题目,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对这些数学题目进行探究,对于探究出数学题目答案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1. 加强培养学生思维学习能力

一般,老师在解答数学题目时,总是会先为学生读一遍题目,然后就开始自顾自的分析题目,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演示。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没有太大的问题,并能让学生迅速记下来题目的解答方式,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试想,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认知,总是建立在教师对于数学题目的分析和拆解上,而不是出于自发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遇到数学练习题目的时候,总是希望教师能够帮助自己分析题目,或者在进行数学练习题纠错的时候,也总是依赖教师为自己进行板书和演示。这样的依赖心理其实对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总是由教师单方面的为学生分析题目,很容易造成学生一味的模仿教师的思维,学不会进行自主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在反复强调完相同类型的题目之后,仍然有学生会一次又一次的做错这些数学题目的原因所在。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题目讲解的时候,不能一上来就帮助学生分析这道数学题目。可以适当的向学生抛出问题,逐渐推进,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思考当中找到解题的关键。这样的引导过程,才是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一直跟随教师的思维而不延伸并发展成自己的思维,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罗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意识的。[2]

结语: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且这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动态发展的。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素养时,也就具备了未来的数学学科适应能力,具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且进行自主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反复锻炼和反复强化,才能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独立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4).

[2] 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