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语言研究

马顺顺 张成芹 孟凡茂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9级英语专业免师 4班


摘要:在“互联网+”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凭借其简单便捷的形式迅猛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的广泛应用给语言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乐趣与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的鲜明特点也滋生了语法不规范、层次良莠不齐等问题。鉴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语言监管力度,主流媒体应加强规范汉语宣传力度,弘扬主流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新词宣传来促进网络语言良性发展,更好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言;规范使用;主流引导;良性发展


“互联网+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增强网络语言影响力,提升网络语言软实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语言发展新形态。面对一个新兴而流行的事物,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且规范的使用它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该怎样良性发展,更好的造福于人,服务于社会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综合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综述了“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以此为理论基础,为“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1.“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互联网+” 的提出最早是在2012年由于扬提出的。2015年,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提倡“互联网+”理念以促进跨界合作,创新产业发展。同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催生了行业发展的新格局。毫无疑问,也给语言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互联网 + ”有助于促进语言产业模式革新,语言产业模式发展,是互联网对世界语言的重大影响的表现,为网络语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发展壮大,渗透在人们交流表达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言行举止。

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特点

2.1在形式上具有简明性和多样性

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相比,在句式、结构和词汇上简单易懂,没有过多的修饰,通常多使用缩写、数字、表情、符号等方式,只求快速高效的达到交流的目的。例如表达高兴的心情,可以直接使用呲牙的表情符号,询问对方是否在线只用简单的一个字“在”,表达有一说一直接使用“u1s1”,这些普遍出现在人们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体现着网络语言的简明性。网络语言多样性体现在它的来源广泛,形式丰富。网络语言一部分来源于网民、媒体的自我创造,一部分来源于网民在使用过程中的改进与二次创造。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谐音缩写、符号表情、数字、多语言结合、流行语均有涉及。

2.2在风格上具有形象性、创新性和个性化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平台,推崇个性,提倡创新,彰显智慧。许多的网络语言采用修辞手法,以更好的表达情绪,释放个性,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例如,表达自己很累被演绎为“累成狗了”,语言生动而精准。表情包的广泛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语言诙谐性、个性化的展现,俏皮的表情包往往给人更多的放松感与舒适感。

2.3在语法语音上具有随意性

网络语言在呈现简明性、创新性、个性化特点的同时,难免会出现语法上句子成分缺失、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问题,语音上混杂各地方言,谐音滥用等问题。例如,在语法上,网民常常出现英文与汉语混用、翻译不当的问题。“我正在学习”被表达为“学习ing”,“你看看你一天天的”被翻译为“You see see you one day day.” 在语音上,用“不造”代替“不知道”,用“酱紫”代替“这样子”,用“咋地”代替“干什么”都展现了网络语言的随意性。

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的发展现状

3.1网络语言对社会和大众的积极影响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语言方便简洁利于交流与信息传播;其形式多样,风格幽默诙谐提高交流的生动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丰富了现代汉语;网络语言面向大众,自由开放,个性化表达,隐私保护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网络语言贴近生活,关注时事,能够反映现实,开阔大众视野,紧跟时代潮流;网络语言良莠不一,也无形中促使人们提高辨别力与包容性。

3.2网络语言发展的现存问题

前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众认为网络语言现存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网络语言未能覆盖所有年龄段人群,当网络语言应用于书面表达或面对面口语表达时,容易出现难以沟通交流受阻的现象。第二,网络语言质量良莠不一,粗俗的网络语言污染了网络环境,不仅令人极度反感,而且践踏了传统语言的内涵与美感。不符合语法语音规范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对青少年语言学习产生错误引导。第三,网络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语言能力,习惯性数字符号表情包的使用,降低了大众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的良性发展

4.1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加强网络语言的审查工作,必要时可出台相关惩戒措施

诚然,大众有权利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言语过于激烈,用词过于粗俗,有悖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就应当收到相应的惩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专人监督,系统自动屏蔽不良语言,开通举报窗口等方式来加强网络语言的审查工作,对于在网络上屡次发表歪曲言论,污染网络环境的人给予法律的制裁。

4.2主流媒体应加强规范汉语与主流文化的宣传力度

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电视栏目,报刊,网络热搜来大力宣传网络规范化问题,通过新闻报道,连载文章等方式普及规范汉语,让使用规范汉语的意识刻印在大众心中。另外,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宣传来指导引领大众的思想导向。

结语:“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快速兴起、飞速发展,以其简明、多样的特点极大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也有效加速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规范力度,主流媒体有力引导、宣传,社会各界齐心共促“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语言良性发展,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吴志攀.“互联网+”的兴起与法律的滞后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39-43.

[2]张彬.网络语言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再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39-41.

[3]骆昌日,何婷婷.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情感性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22-328.

[4]于新鑫.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语言特点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9):86-87.

[5]邸焕双,王玉英.网络语言信息传播的条件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情报科学,2014(7):55-58+65.


指导老师:孟凡茂,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文受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语言研究”( 项目编号: X202010452050)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