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新时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董心蕊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摘要:

通过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对小学生而言,其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有限,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足,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对此,帮助小学生学习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面对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心理健康

引言:

社交与情绪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它。当人们不能很好管理情绪或建立良好社交关系时会影响身心健康。而小学生的心理特质发展不成熟,遇到问题尚不能理性面对,对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会比成人更猛烈。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寻找解决办法。重点在于社交技巧与情绪管理的学习。

  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不难从新闻上看到“小学生跳楼”、“小学生离家出走”等问题。儿童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缺少解决能力,甚至会做出极端的行为。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期,学生需要通过网络直播课进行自主学习。3月3日,石家庄一小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父母训斥而选择跳楼轻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

  1.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淡薄

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没有落实到学生身上。使得学生的情绪表达得不到来自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回应与情感上的疏解。快节奏生活下把负面情绪是“低能力”的表现,使得学生愈发耻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社会大环境下所作用的,便是学校、家庭都对学生情绪变化的忽视与漠视,从而导致学生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的无知与无能。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学生除家庭外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场所。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设施和教师的教学素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几年来,国家也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也在逐步的给学生们减负。但是有许多的学校依然只重视学习成绩,并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有情绪无处发泄,遇到挫折没有办法面对,所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问题层出不穷。

  1.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地方,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深远影响的地方。一般来说,如果生长在一个家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里,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家庭和睦,那么这样的孩子就会热情、开朗,对生活的充满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相反,如果生长在一个父母离异,动则打骂的家庭中,那么这样的孩子也会充满暴力,对身边的人不信任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树立公众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推广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公众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儿童增进心理健康意识;使儿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可以从小便学习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找到积极沟通的方法,逐步减少社会歧视、校园暴力等行为。从而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建立更加健康美好的社会。

不是一味地教导学生勇于面对挫折,更是应教授学生如何应对情绪的变化。网络和社会上的一些“受害者有罪论”的言论正在肆意左右舆论,这种扭曲与侵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往往除之不尽,这也就需要大众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使儿童与青少年能够拥有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向社会普及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至关重要。

  1. 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活动等等。展开这些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文章中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体育课中可以开展接力跑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团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3、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家庭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集体,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所以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义务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学生们在家时,作为家长可以放下我们的手机,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家长讲一讲职场上遇到的有趣的事情,问问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发生,可不可以与家长进行分享。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做游戏,进行家庭阅读,在辅导作业是多一分耐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发现和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引起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参考文献:

[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魏海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2)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 孙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