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7
/ 2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谭家菊

重庆市江津区龙吟小学校

摘要:小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合理的身体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从学习的积极性、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素质等采取积极措施和方法,来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 身体素质 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为了更好的学习,为了社会的需要我们应拥有强健的身体。但对他们的身体素质要求却越来高,迫于这种情况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为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学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培养他们体育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兴趣,注重对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两方面的培养。

一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一) 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当我们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身体正处于发展快速阶段.所以要学好体育首先态度是关键, 首先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合格就行了。因而,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有的学生还存在着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做每件事都一样,要学习得好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在具体的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和教育,有目的的讲些体育常识,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个体差异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也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能“奋而忘食”“乐而忘忧”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同时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耐力跑教学中,一些素质差的,在参与活动前,总是会和我讨价还价,怕跑得慢,被同学笑话,总是跑一会儿,走一会儿,或者干脆就不高兴跑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降低他们的练习强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辅助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和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练习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表扬,这样就大大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三)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他们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比父母更重要.他们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无论是从言语、情绪、示范质量都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工作马虎、上课松懈,对学生放任自如,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慎用说教和训斥,而要用充满理解和爱的宽容态度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的讲解师范要生动形象、准确、熟练和轻松,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改善消极怠工,并积极参与。量,并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 提高素质的具体训练方法

根据现阶段小学体育课的了解,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身体训练,我们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并且身体训练要因人而异,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旺盛的阶段,负荷不应过大。在教学训练中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的安排练习的内容,才能有效的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要有好的体育成绩,就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在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等方面进行适量训练的最好方法。如以下方面:

(一)力量耐力训练方法

1.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是速度与耐力素质的后盾,是中长跑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因此,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发展力量素质,促进专项能力的提高。
      力量素质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是符合少年生理特征的。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这三种力量在训练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大力量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横断面大小。过多的负重练习对少儿的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少儿时期应尽可能减少最大力量(负重练习)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的各种跳跃为主,既提高肌肉的横断面,又提高肌肉的伸展性。

而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的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练习等。

发展力量耐力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各种不同的形式,如长距离的跑的专门性练习、跳的练习,包括:连续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力量耐力(连续单腿交换向上跳;连续跨步跳-发展腿部力量耐力;连续蛙跳-发展腿部与整体的协调力量耐力;综合力量练习-发展整体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耐力及协

2.速度训练的方法

      速度耐力是中长跑训练的基础和保证,速度能力是核心,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现代中长跑比赛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变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往往都是在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分伯仲,速度慢必然输掉。在当代世界中长跑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训练要贯穿于少儿时期训练的全过程,基础训练要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为中心”。

(二)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力量耐力训练能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如中长跑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大多数的中跑运动员采用负重练习,而长跑运动员往往采用在一些困难条件下的组合练习,实践证明,自身的重量不能有效的刺激肌肉的发展,身体需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重量。训练开始时要根据运动员本身的承受能力,因人而易、不能将所有人都制定一样的训练量,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负荷与次数。

三、 结论与建议

在青少年身体能力训练中,要将速度、灵敏、柔韧、力量、耐力等有机结合来。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基本技术动作的训练,身体训练 ,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坚持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从小打好基础。素质的发展和专项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因为项目特征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而忽视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只有在少年时期打好扎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能够在成年时期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习技能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锡云,卢乐.体育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

[2] 学生与健康教育编委会.体育锻炼与学生体质健康[M].远方出版社.2001

[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5]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