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靓秦皇岛夜经济 激发消费新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作靓秦皇岛夜经济 激发消费新活力

赵桂华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 066100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 河北秦皇岛 066100

一、作靓秦皇岛夜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作支撑,要求我市在区域发展的竞争格局中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旅游产业作为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2019 年秦皇岛接待游客总计72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4亿元,但国内旅游者来我市的平均停留天数为2.23 天,人均花费1232元,在国内旅游城市中均属于偏低水平。如何提高旅游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需要从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方面寻求突破口。“夜经济”作为推动消费升级的新业态,是城市繁荣时尚的体现,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已将1/3的收入用于休闲,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 并逐步上升。作靓秦皇岛夜经济,具体来说就是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文化味“浓”起来、城市品位“提”起来,切实把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成为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活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二、我市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发展夜间经济已有一定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一些大城市相比,我市夜间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夜间经济在功能定位、业态层次、发展水平、环境设施、日常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全力攻坚突破。

1.市场业态单一。夜生活内容主要以餐饮娱乐为主,夜间开放场所基本是KTV、影院、茶楼、洗浴、烧烤等。

2.经营季节性强。受冬季寒冷气候影响,导致我市夜经济温暖季节相对繁荣,寒冷季节及其萧条。

3.配套设施缺失。夜间交通、市政设施、照明等相关配套设施薄弱,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

4.政府缺少整体规划。夜间经营活动基本属于自发性市场行为,缺少政府对夜间城市生活的整体规划及夜间运行的行为规范和条例政策的约束。

三、对策与建议

1.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发展夜间经济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督导夜经济涉及的商业、城管、文化、环保、社区等各相关部门。将夜经济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各部门明确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研究具体措施,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由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管领导担任夜间区长。

2.制定实施规划。培育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建议尽快研究出台《秦皇岛市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科学规划我市夜经济空间布局,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等。

1)规划夜经济综合街区打造夜经济综合街区吸引客流是一种新的探索夜游经济的模式。重点把山海关古城、海港区开埠地、开发区秦皇新天地、北戴河区红石路及石塘路等街区作为首选夜经济综合街区试点区域,突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打造成为功能综合、特色鲜明的集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全市夜经济地标街区。

一是山海关古城“环城墙夜游观光走廊”。沿山海关古城城墙,构建一条“环城墙夜游观光走廊”,廊道与周围的建筑、历史遗存、文化设施相结合,形成集漫步、休闲、购物、餐饮、文博、健身运动、文化体验、民俗、宗教、亲子为一体的完整旅游体系链。

二是 “雨来散”百年老街。我市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太阳城”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雨来散。雨来散过去是一个天然的说书场,平时人们经常聚在这里听说书,每当下雨时,只好散场,故名雨来散。建议将城市中心商业区“太阳城”更名为“雨来散”,民族路打通之后,将与开滦路商业片区连成一片,打造一个集文化、娱乐、饮食、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历史老街区,唤起城市记忆。

三是“秦皇新天地”酒吧街。酒吧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夜文化时尚标志。秦皇新天地距离市区较近,建筑风格现代,三面环水,自然景观优美,基础服务设施完备,具有较好的发展夜市街区的基础。建议将秦皇新天地商业街区的业态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以休闲酒吧、时尚餐饮、国际影城、精品超市、儿童游乐及灯光秀等业态的浪漫风情“龙桥酒吧街”(龙桥是秦皇新天地商业街标志性建筑),满足新消费群体对夜文化的休闲娱乐需求。

四是“老码头”商业街。“老码头”作为秦皇岛发展的象征,应以历史文化为背景,按照历史档案、图纸、照片进行保护性修复改造和功能提升,更好地融合艺术、文化 、商业与风尚,引入各种商业配套、休闲餐饮等业态,将“老码头”建设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会所、精品酒店、民居民宿、商务洽谈、艺术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之都”。

2规划海岸夜经济带。充分利用海港区河东浴场、金梦海湾、金屋浴场、浅水湾浴场,北戴河东山浴场、碧螺塔景区、老虎石景区,北戴河新区仙螺岛景区、阿那亚小镇等海岸线资源,打造

集购物、观光、文娱、休闲、餐饮、酒吧、会展、健身于一体的成带状辐射的海岸夜经济带

3规划河岸夜经济带。重点围绕新开河、汤河、石河、戴河、洋河等河岸资源,打造集购物、观光、文娱、休闲、餐饮、酒吧、会展、健身于一体的成带状辐射的河岸夜经济带。  

4)规划小镇经济。我市2017年旅发大会打造的板城小镇、天女小镇及葡萄小镇三个小镇是典型的旅游小镇,但以小镇为依托的板厂峪、祖山及葡萄沟景区旅游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甚至有的景区出现人数减少的现象,旅游小镇和景区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产生交集和火花。乌镇流行这句话,“晴不如阴,阴不如雨,雨不如夜”。实践证明,旅游小镇最关键的是“夜色经济”。建议把发展夜经济作为板城小镇、天女小镇及葡萄小镇转型的突破口,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的短暂休闲度假目的地。

3.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夜间经济基础设施配套,奖励发展好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和特色街区,对发展夜间经济给予适当补贴,规范夜间经济收费管理行为,鼓励支持旅行社积极组织招徕夜间游客。

4.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公交旅游服务专线与夜间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对接,增设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做好特色街区内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

5.创新监督管理模式。适当放宽夜间特定时段相关摆卖管制,鼓励企业为促进夜间经济开展展演、促销活动,鼓励成立夜间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组织和市场化运营主体。

6.加强夜间风险防控。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防控方案,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7.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手绘地图、夜秦皇岛APP、抖音、头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有关扶持政策和夜间经营单位促销活动的宣传力度。

作者信息:赵桂华,女(1967.3),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研究生,教授;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5fead827c4bc2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