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磨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葛冲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 潍坊 262200

摘 要:上公开课会出现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听课、议课会出现应付检查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文章从制定精品课评价量表、制定讲课计划、制定磨课、听课、议课的模式方面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目的是打造精品课,使人人有专项,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公开课 磨课 议课 教师专业发展

上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可是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去上,因为费力且压力大,怕丢人,讲完课会有评课人指出课的缺点,若是优质课比赛会有排名,有些教师费了很多力却获不了奖,这着实会伤自尊。如何使大家更愿意上公开课,这需要建立一种更和谐的教研文化。

目前高中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时长为两节课。我校也是如此,并且每周安排各科教师讲一节研讨课,全组教师都去听。听课时部分教师听课不认真,写备课本、批作业、做题,然后在听课本上随便写点东西应付检查。每周的教研活动就对研讨课进行评课,评课时会说一些优点但是因为是组内教师,并且青年教师居多,老教师容易说一些批评的话,比如会说课堂气氛不好,小组合作效果不好等。并且由于青年教师居多,评课层次较低,大家泛泛而谈,新的做法或是更深的讨论几乎没有,研讨课教研活动都成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的一项任务,大家并没有收获。为改进听课评课出现的这种无效现象,笔者所在的学校对老师进行了动员,并且集体商议出一条更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的路径。目的是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具有自己专长的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品课。

  1. 制定精品课评价量表

每位教师心里都有一些对所听之课的评价,有的人认为学生活动的热闹,课堂上学生配合老师,问什么答什么就是好课的标准之一,有的人认为学生活动新颖就是好课的标准之一,有的人认为教师的导入做的好,语言连贯就是好课的标准之一。其实课堂上包括的环节很多,需要评价的地方很多,如果提供一个标准则会让教师学会评课并且知道自己怎样上才是一节好课。这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关键。笔者刚毕业是曾听过市级优质课,当时某个授课教师讲细胞呼吸,教材安排是做实验,授课教师只是把实验讲了讲,也没有演示实验。当时自己并不知道如何评价,只知道该授课教师课件做的精美,讲课很有逻辑,就认为特别好,可是评委打分却比较低,最后听教研员评课时说,课标上要求的实验必须得做这是实验技能,通过直接的操作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细胞呼吸,如果没有条件可以演示实验,只是按照课本讲实验是要不得的。当时自己就立即豁然开朗。因此评课标准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尤为重要。当然标准只是一个参考建议,如果有新的想法,可以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

  1. 制定讲课计划

每个教师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例如有的教师擅长讲文言文有的教师擅长讲现代文。每节课内容也不样,学科组的教师根据自己擅长的部分选择相应的内容讲授。新学期开始教研组长制定讲课计划,让授课教师早做准备。

  1. 利用教研活动及早上说课时间进行磨课

我校除了会安排每周两节课的教研活动外,每天早上七点五十到八点十分会有二十分钟的说课时间,说课时大家围坐一起商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研活动及早上说课时间,根据评价量表,授课教师先拿出不同的授课思路,及他所搜集的各种素材,大家集体商议各环节的处理方式,找一条更有效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流畅,师生关系更默契,教学效果更理想。

  1. 组织听研讨课及“一师一优课”

笔者所在的学校鼓励大家建立自己的精品课视频集,因此在每个年级建立了一个录播室,录播室是两个教室改造的,一个教室教师上课,另一个教室用来其他教师听课,大屏幕上会显示教师讲课状态,透过中间的隔板能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在另一侧不能看到听课教师,这样听课不打扰学生。不管是研讨课,或其他的课,教师如果想把自己的课录制下来,都可以去录播室自己录制,录完后将录课视频考贝回去自己研究自己的讲课状态,课堂节奏转换等等。

听课时不是去非得找别人的优点或缺点,而是把自己投放进去,寻找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以学定教,把关注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研究的依据。例如笔者所在的教研组集体听一个老师的课,大家发现一个问题,该教师比较爱提问,对集体提问的时候,学生吆喝的声音很大,但是某些同学是不出声的,吆喝声音大的学生基本上是班级前几名,因为这些学生声音大营造了一个课堂虚假繁荣的现象,其实还有许多学生并没有掌握。所以笔者所在的教研组经过讨论,开始实施“笔答法”,如果需要检测学生,一定都得落实在笔下,学生写时,教师在学生中间观察,发现集中出现的问题,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集中讲解,放慢速度。之后整个年级都推广此方法,效果很好。

  1. 议课

议课阶段不是对课的好坏去下个结论,而是对未来的教学谋求发展,思考改进的方法,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教师,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促进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例如我们会发现课堂上的提问现象提出“笔答法”,商讨什么是有效提问,虽然关于这个问题有众多的论文和书籍对它讨论,但是大部分教师并不明白,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个办公室给配制了一个书架,上面摆放着相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如果有的教师觉得某些书籍比较好,可以上报教学处,学校给该教研组配备。对于课堂上的事件还有许多需要探讨,例如生物知识琐碎,讲题时挨个讲一张卷子也讲不完,我们通过议课总结出挑重点题讲解,其他的错误率高的,把每个选项挑出来做成判断题,让学生反思,然后给出解析,教师不用讲,学生自己看就懂了,并把这些判断题,放纠错本里,节约纠错时间。再如在讲种群的数量特征时,研讨课教师使用的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导课,但是讲课时发现学生对藏羚羊并不了解不熟悉。议课时大家商讨是否有更好的情境。另一个老师突然提出还可以使用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例子,我们通过议课发现这个例子与时代接轨,并且改进教学,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种群的每个特征,都是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给引出来得,别的老师再用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上课,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比直接介绍给学生什么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的效果要好的多,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学会了应用,学会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习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大家如果觉得某个教师对某知识点处理的好,则会让组内擅长电脑操作的青年教师对该教师录的课进行剪辑制作成微课,组内共享,其他教师上课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视频,并且上传至学校云平台,学生如果上课没听懂,课后可以继续学习。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假期学习非常有效,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组内教师讲题时每一个题录制一个微课,上传至某网站,学生根据自己做错的,自主选择听哪一个题的讲解。现在疫情期已过,这种方式对假期学习仍然有效。教师自己也提升了自己计算机水平。

总之通过磨课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精品课,人人有专项,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教师。并且教师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本领,开始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变得敏感,帮助教师去思考和追求更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的生活也变的有意义、有创造、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