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法”——小学书法临帖二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3

书法有“法”——小学书法临帖二法 浅析

朱克月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书法有“法”这里的“法”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法度,二是方法。

小学生学习书法首先也是必须的要遵循法度。何为法度呢,法度就是规范、规则、秩序。自有了文字以后,这个法度就一直持续着,是后人学习前人的汉字书写法则,进而不断深化、演变,逐渐形成了各种书体的不同书写规则。因此,法度是书写的法则和汉字书写的规范。书法教师教学生学习书法必须遵循法度,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书之路。

学习书法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方法适合小学生呢?先说学习书法的方法,涵盖工具材料的选择,坐姿,执笔,选帖,临帖,创作。在这里只讲临帖 。临帖又包括对临,意临,背临。小学阶段主要解决的是对临问题。首都中小学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中九大原则第三则“经典为师,循序渐进”和第五则“心摹手追,拟之贵似”都涉及到临帖的问题。九大原则第三则“经典为师,循序渐进”指出“经典为师”指的是书法的传承必须依靠经典碑帖。我国历代所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字体与书体,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为我们学习书法和创作提供了典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例字都应是经典碑帖中的字。九大原则第五则“心摹手追,拟之贵似”指出写一手好字,要形神兼备才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做到形神兼备,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先重形似,再重神似。在备课时,教师要研究字的用笔与结构,怎样讲才能让学生抓住要领,才能写得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学生能够模仿到形似的时候,才能进一步要求神似,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书写出高水平的字来。这两条原则明确指出临帖的范本问题和临帖的要求更准确的说是对临的要求。有了要求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呢?给学生一本字帖就让学生拿起来就写吗?学生写的时候从何下手?学生有对整体字形,结构关系,点画形态,呈现点画形态的笔法问题?这些问题学生都考虑过吗?授课的书法老师考虑过这些问题吗?如果考虑过如何实施呢?下面就谈谈我的经验做法,书法教学中习字二法。

在书法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照字帖写像一个字,方法很重要,下面对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进行阐述。

1 米字格习字法:

在书法教学中经常用到米字格的纸让学生书写,但是米字格的作用是什么?米字格的作用发挥多少呢?有多少老师利用好米字格教学生写好字了呢?针对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

米字格的作用是什么?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基本都是让学生在米字格(或是田字格)中进行写字练习,格的大小决定了字的大小。一般我们认为只要学生把字写在格里,字的大小差不多就行了,其实这只发挥米字格的一小部分作用。米字格的线呢?线是干什么用的呢?线的作用是来定位的,定笔画的位置 。这一点被老师所忽视,甚至根本没有被老师认识到。

怎样利用米字格写好字呢?我们先来认识米字格,我们将米字格中的虚线分别取名为上竖中线,下竖中线,左横中线,右横中线,左上斜线,左下斜线,右上斜线,右下斜线。

(图1)

5ff429c369cc3_html_5f899f310dc5cc66.jpg

图1

我们再以人美版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点》“玉”字为例,如何在米字格中写好“玉”字。(图2)

5ff429c369cc3_html_723cd7e0aaeab936.jpg

图2

要想在空白的米字格中把玉字写好写像就要借助米字格的辅助线找到每一个笔画起笔点和收笔点的精准坐标,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玉字每一个笔画的起收笔坐标位置。

第一笔起笔点在左上斜线三分之一处,过上竖中线的二分之一,收笔点在上竖中线和右上斜线之间的三分之一处。

第二笔起笔在左横中线的三分之一处,过中心点,收笔点在右横中线的四分之一处。

第三笔起笔点在第一笔横画中间偏左一点,收笔点在下竖中线接近二分之一的地方。

第四笔起笔点在左下斜线的二分之一处,收笔点在下竖中线与右下斜线之间的三分之一处。

第五笔起笔点在右下斜线与右横中线之间的三分之一处,收笔点在右下斜的二分之一处。

我们知道两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借助米字格的辅助线找的坐标点越多笔画写的就越准确。每一个笔画的坐标定准确了这个字就写像了,而且用这种方法无论米字格是大是小都能把这个字写像。

米字格练习法适合初学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适合。初用此法写一个字的速度比较慢但是优点是写的准写的像,如若能每一笔都看得准,分析的准,下笔收笔位置准就能保障这个字和范字很像而且写一个像一个。用此法如此重复临一个字达到手上的肌肉有了记忆,才算记住了这个字,即使脱离米字格也能写像这个字。

2 笔画定位法:

孙过庭书谱中云:“一点为一字之规”。第一点写下去,点画的形态、用笔的特征、大小特征便决定一个字的基本风格和基调,可见第一笔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笔画之间的关系临写一个字呢,下面以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双耳刀(右)中的“郎”字举例说明。(图3)

5ff429c369cc3_html_99067fc0f4e9af73.jpg

图3

这个字的第一笔是竖点,首先确定竖点在格中的左上,靠近上边框部位;其次看竖点形态,上粗下细成倒三角形;再想笔法,斜切入笔,由粗到细向左下行笔,笔画呈倒三角状。最后一笔完成笔画形态,起笔时要考虑斜切的角度,向左下行笔要考虑笔锋的转换。直接收笔即可。(图4)

5ff429c369cc3_html_96175a8322eeffc.jpg

图4

第二笔横折,横细竖粗,横画倾斜角度较大,竖画不垂直向内略收;横画起笔点的位置很关键,参照竖点的方位,在竖点左下方并判断好与竖点的距离,注意向右上方的倾斜角度。横折转笔处贴近竖点;竖画上粗下细向内略倾斜,横竖长短相近。收笔点与竖点外侧边缘处于同一竖线上。(图5)

5ff429c369cc3_html_75582050d8ce3327.jpg

图5

第三笔横,起笔点与第二笔竖向对齐,收笔点与第一笔收笔点竖向对齐;与第二笔横画平行。(图6、图7)

5ff429c369cc3_html_c47c34a2f3830711.jpg5ff429c369cc3_html_621bcb055d8df1e6.jpg

图6 图7

第四笔横,起笔点与第三笔竖向对齐,收笔点与第二笔收笔点衔接;与第三笔横画平行;三个横画平行等距。。(图8)

5ff429c369cc3_html_62f45b6ae1cfcd65.jpg

图8

第五笔竖,起笔点略高于第二笔起笔点;竖画长度为横折笔画的二倍;竖画呈内擫之势。

(图9)

5ff429c369cc3_html_a4070ee517ccd785.jpg

图9

第六笔提,起笔点与竖画起笔点对齐;经过竖画收笔点斜上行笔至第四笔横画三分之二处;倾斜角度较大。(图10)

5ff429c369cc3_html_c291170c8365d973.jpg

图10

第七笔点,起笔点在第四笔横画六分之一处且低于第四笔横画;收笔点在竖画与提画夹角处略上方位。(图11)

5ff429c369cc3_html_155defbb8f1965bf.jpg

图11

第八笔横折折钩,起笔点与第三笔横画收笔点相对;横折折钩的转折处与第四笔横画收笔处相对;收笔点与提画收笔点相对。(图12)

5ff429c369cc3_html_38ed5c436848739f.jpg

图12

第九笔竖,起笔点略高于第三笔横画收笔点且不与横折折钩的起笔点相接;收笔点低于提画起笔点,长度近竖画的三分之一。

(图13)

5ff429c369cc3_html_271470ef28859586.jpg

图13

这种方法适合用于高年级的学生。首笔定位很重要, 首笔的位置大小决定了这个字的位置大小。写下一笔画也许用上一个笔画做参照也可能是上两个笔画做参照,找好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写准字形。在教学中往往是既用米字格又用笔画之间的关系临写。运用笔画定位法的优点是不受格子的限制,有格没格都能写。

教小学生临帖方法一定要得当,要求越具体越细微操作性越强,学生越容易掌握。无论哪种方法开始临写时一定是慢的,每写一个字会很慢但是这种慢是必须的,因为我们要求的是写的准写的像范字所以慢。慢慢写重复正确的书写,手上形成正确的记忆,写一个字记住一个字。先慢后快,方法熟练了书写速度自然快了。

临帖的方法掌握了,临写完一个字后必须检验,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这里介绍两种检验的方法。

3 比对法

将书写后的字与原帖比对,下面举例说明。

(1) 先看字形。字形是否与原帖一样,是写长了还是写短了,写宽了还是写窄了。(图14、图15)

5ff429c369cc3_html_9b80971b8a21ec70.jpg5ff429c369cc3_html_893843b8776f2c96.jpg

图14 图15

(2) 看笔画。看笔画的粗细,如口字框的横画和“或”字笔画都比较细,口字框横折笔画中的竖画比较粗。(图16 图17)


5ff429c369cc3_html_a56a460a7dcca74e.jpg5ff429c369cc3_html_38a63ed136293a3b.jpg

图16 图17

看笔画倾斜角度,例如方框中两个横画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倾斜角度大小直接影响与原帖的相似度。( 图18 图19)

5ff429c369cc3_html_a5c90776afca7135.jpg5ff429c369cc3_html_a7fb63deb3263721.jpg

图18 图19


看正负形。毛笔书写的黑色线条为正形,笔画间的空白部分为负形。通过看负形的形状大小来检验字形,与“ 计白当黑”同理。(图20 图21)

5ff429c369cc3_html_2e6619f3953689e2.jpg5ff429c369cc3_html_effb44c8b416bd68.jpg

图20 图21

看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笔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检验时按照笔画定位法去检验即可。

4 摹临复合法

摹临复合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验单字临帖的方法,目前在我市的书法教学中普遍应用。摹临复合法首先要做一个摹卡。摹卡可用透明胶片,硫酸纸或是半透明的纸材,我们以胶片为例,在胶片上画一个与帖中等大的方格,然后双勾出范字。个人认为最好用红笔进行双勾,复合时轮廓线比较明显。(图22)

5ff429c369cc3_html_b02cc94642f74850.jpg

图22

摹临复合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学生临写完一个字用摹卡与之复合,如果墨迹未干可用废宣纸将其按压吸干。所临写的字与摹卡是否重合一目了然,学生通过摹临复合自己就可以进行检验,极大减轻了教师检查的人力。没有复合的地方找出原因自行改写直至写像。

这里要说明的是一,如果想复合程度高,临帖时必须利用米字格的辅助线,找准每一个笔画起笔点和收笔点坐标,临写时还要注意笔画的粗细,这样临写的字才能确保与摹卡范字高度复合。二,所临写字的笔画没有严格的按照米字格辅助线定位,字在格中可能大或小,摹卡不能与之复合。这时就要对照字帖进行检验,写的像的字依然是好字。

检验环节在临帖中非常重要,即使像欧阳中石这样的大家临完一个字后也是要对照字帖去检验。而在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环节,作为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写完一个字检验一个字,看看自己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好,写的不好地方在写下一个字时就要改正。只有这样的去练才能保证练习的质量,力求写一个像一个,做正确的书写重复,最终记忆才是正确的。

小学书法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临帖方法,从基础入手,层层递进,掌握古代大师的书法用笔规律和结体,体味其中的艺术韵味,为学生能在今后的书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上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