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学中的精神关怀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德育教学中的精神关怀分析

欧燕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白垢学校     52655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同时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隔代教育的教育失常,导致留守学生呈现出叛逆和矛盾的心理特征,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效监管。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推行德育教育,以精神关怀的爱心和耐心教育提升留守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教师推行德育教学,完善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树立积极的行为价值典范,在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的塑造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留守学生;德育教育;精神关怀

引言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处在叛逆时期,更多的是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对孩子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留守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初中阶段留守学生的教育更加困难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导致留守学生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产生孤僻和自闭等心理问题教师的德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1. 精神关怀在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 完善学生的生命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立德和树人的目标,留守学生基本上一直处于家庭教育缺失的局面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家长无法给与留守学生家庭亲情的温暖和关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性格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而教师的精神关怀可以补足学生的温暖缺失通过爱心和耐心教育,为学生塑造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管理能力,完善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价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1.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健康的教育环境决定了留守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完善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知识教育,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塑造德育教学的精神关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心,教师在精神关怀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关怀教育中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有效的调节自身的健康发展,教师通过精神关怀,引导学生的自主管理发展。

  1. 德育教学中精神关怀的策略

  1. 学情分析,建立个人档案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和留守学生建立平等沟通的交流机制,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精神关怀,让每个留守学生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在针对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家庭环境进行详细的纪录,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做到对留守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培养,德育教学的精神关怀拉近了留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教育策略,做到对于学生的针对性教育,详细的记录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教学,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

  1. 家校合作,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校合作的模式,促进家长对于留守学生精神关怀中的理念塑造初中阶段,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的比重,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增强和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和关爱留守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参与到留守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学生的理念价值和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在精神关怀中实现对于学生的理念价值的塑造。在德育教学中促进家校之间的联合合作,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指导家长注重对于学生的理念塑造,教师加强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帮助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1. 鼓励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教师的精神关怀最终是调动留守学生的内在发展潜力,提升对于学生的鼓励评价,为学生设置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指出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针对性的巩固强化,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完成相应的目标之后,给与积极的评价鼓励,在评价鼓励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内向自卑敏感留守学生,教师在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之后,对学生实行分组帮扶的模式,留守学生之间有着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性格,更容易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共鸣通过留守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形式,教师设置任务目标和奖励,在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奖励评价,促留守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1.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自身严格管理,从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价值引导,德育教育,为留守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榜样引导,代替家庭教育,完成对于学生的行为引导。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通过集体的环境氛围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塑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教师讲解生活中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为留守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榜样引导,树立明确的价值典范引导,教师也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娱乐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与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学习成果的肯定,使留守学生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精神关怀,决定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和心理建设教师通过爱心和耐心加强对于学生的关爱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通过指导评价,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小平. 农村初中如何有效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8, 000(012):136-136.

  2. 钟泽琪, 吴梦鑫, 董晓楠.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教育现状浅析——以广东清远佛冈县四所中学为例[J]. 中华少年, 2018(17):8-9.

  3. 卢牡. 用心守候 给孩子一份温暧——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J]. 汉字文化, 2018, 000(009):124-125.

  4. 邝宏达.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资本:个体、家庭和学校的影响[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