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班级管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中职院校班级管理思考

曹波平

襄阳技师学院,湖北襄阳 441021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养方面离社会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这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将来大部分会成为中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至会走向更高的岗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增砖添瓦。怀着真诚的帮助他们成长的心,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级管理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在工作过程中目睹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学生。诚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养方面离社会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正是这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将来大部分会成为中国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至会走向更高的岗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增砖添瓦。笔者认为,以同理心对待这群年轻人,怀着真诚的帮助他们成长的心,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一、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班级管理,要形成一套有效的,较为完整的管理模式,那样,能够让班级快速的形成秩序。尤其是在一个新班级组建的初期,更是要求班级管理者去思考和着手解决的。好的班风的形成,要靠班主任的常抓不懈。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班级管理更是充满了智慧和付出,否则很难有高效稳定的班级风气。高效的班级管理,体现在执行力上,首先,班主任老师必须要严于律己,对于班级的各项常规活动,要有力的推动下去,对公然违背班级集体的行为,果断的说“不行”,让学生明确他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得未集体贡献和付出,当然在严格把控的同时,有时也要听听学生的声音,甚至有些问题,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来代替班主任老师来解决,班主任老师在身边引导把控。其次,高效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班干部。要善于发现班级内部行动力强的,做事不拖拉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善于表达,活泼灵动,有的偏内敛,不善言辞,但能很好的执行班级的各项任务,要善于抓住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形成班级管理的核心,同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给班干部撑腰,让他们能大胆的放手去做,虽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年轻人,哪有不犯错的呢,大胆去做,班主任老师观察到不合适的,及时提醒纠正,让班级的各项活动能高效推进下去。再次,对班级各类活动的后进生,要进行约谈,一是让同学们认识到,他的这种行为时是不被班级认可,二是班级同学也会认识到这样的行为的不可取性,进而让自己远离这类行为。班级管理的效率,重在日常给类班级活动的落实,讲求时效性,要用班主任老师和班干部的高效作风带动班级班风,形成高效稳定的班集体。

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的每位学生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形成合力,把班级的共同目标完成。在这当中,理念认同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不认可班级的理念,那么自然不愿意去付出,所以要在情感上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凝聚力的形成,要以各种活动和事件为契机。笔者班级里有一个学生,有对人大声吼叫的习惯,笔者趁班级体一次集合的机会,跟大家聊一个5分钟的话题:对人吼叫会让人伤心难堪的。笔者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问他们愿不愿意被家长吼叫,能不能接受周围的人对他们吼叫,随机点名了一些学生,大家都说不愿意,可有一位学生说愿意,这位学生可能是出于好玩,故意说了这样的话。笔者便对大家说,以后大家心情不好了,就可以找这位同学出气,对这位同学吼叫。这位学生的脸很快红了,连连说,老师我也不喜欢吼叫。大家都笑了,在这轻松有效的氛围中,让同学们明白,对人吼叫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显得自己很粗俗,脾气不好,被吼叫的人难免会出现难堪,心生怨恨,可能会给将来的同学关系埋下隐患。后来观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班级里面在也没有这种行为。笔者通过事件契机,及时的抚平了可能会撕裂同学关系的不良行为,班级的凝聚力得以巩固。同时笔者认为通过各种活动为载体,能有效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增进彼此了解,这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三、回归班级管理的初衷

班级管理,于班主任而言,首先是一份责任。当一群性格迥异,青春活泼的年轻人交到班主任手上的那一刻开始,这个班级的所有问题,都要考虑周全妥当。有时,班主任像家长,关心着学生的衣食住行;有时,班主任像保安,对班级和寝室出现的外来人员,保持着高度戒备;有时,班主任像警察,维持小集体的各种秩序,解决各种内外矛盾。班主任的角色会随着面临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但始终有一个出发点没有变,那就是责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能让这群学生在我的手上变差劲,耽误了这群年轻人;要让这群年轻人在我带领的班级里,能健康向上的成长;要让这群年轻人能学会把握自己的生活,认真积极对待自己当下的每一天。每当笔者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这些念头就没有在大脑中断过。当班级管理被注入爱,发自内心的爱,那么班主任和学生一定会生活在充满阳关的班级中,班级工作的开展会变得更顺利,班级也更加充满活力。

有时,笔者也困惑,怎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行为和想法,有时,有些学生怎么就这么固执呢。后来尝试着了解他们的家庭,这些困惑就自然消除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背后,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原生家庭,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受影响最深的一所学校,很多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是家庭出现的一些问题。换位思考,把我一出生就放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许我的表现还不一定有他们好呢。尝试着去接纳他们,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他们能在班级的约定下共同成长,能在一个正能量的班级中成长,他们的各种小问题,会得到慢慢改善的,用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的成长。

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很能考验一个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当一个人倾注足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事情会朝着越来越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熟悉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接纳学生,师生关系会越来越融洽,班级管理也会越来越顺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着班集体朝一个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