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中师生的共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浅谈初中德育中师生的共同成长

王灿

湖南省 长沙市怡雅中学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品质。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蜕变是每一名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自身不断修炼与磨砺自己,也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和班风营造以及班级文化建设中不断发挥智慧,营造爱与创造的氛围,充分运用成长性思维突破自己,今天实现教师、学生与班级的成长和蜕变。

关键词:师生共同成长;成长型思维;日常规范;鼓励式教育;爱与成长。

德育阵线上的老师们的责任重大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这一份教书育人的事业充满意义与艰辛,在过程中唯有充分发挥成长型思维方可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在一年的与小屁孩们的斗智斗勇中我有以下体会:首先为人师表,必须以身作则,只有自身正才能有说服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则会底气不足,根基不稳。其次我认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比分数和成绩更为重要,在日常的规范教育中对孩子们多鼓励少批评,用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在润文无声的同时也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建议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树立好良好的班风,使优秀成为习惯,进而实现双向教育。

一、身先士卒,方以为表率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曾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培养情绪管理能力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行为举止上率先垂范树立良好形象。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应当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无论是在校纪校规班级班规中的条条框框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必须率先垂范,认真遵守严格施行。

二、注重日常,方可为规范

班主任对孩子们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要以《中学生守则》为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首先是训练学生正确读书方法:读书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和心到。在课堂上阅读和练习时,时时关注孩子是否达到要求并予以提醒。然后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同学们的晚自习期间,教师应当一边巡视书写格式,一边不停地提醒和纠正不良的姿势。其次是训练学生起来发言时,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而且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对各方面做的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做的不好的进行耐心指导。然后是训练孩子们对人要有礼貌;讲文明;说普通话;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相互谦让,不说脏话,不要乱扔果皮,爱护公物,爱护市政设施,爱护环境等行为规范。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课后活动教育孩子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化,共同做到文明有礼、团结互助、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三、鼓励式教育,方能不断向上

我国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曾经有言:“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干任何事情之前,每个人都希望听到一些鼓励的话语,经常听到鼓励的话语,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孩子稍有进步,就给以鼓励,孩子们则会更加努力,下次会争取更好的成绩,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孩子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犯了错误应该受到批评。在批评时,要用淘沙取金的办法,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先肯定表扬其优点,诚恳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的火焰。自尊心是进取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自尊心无比珍贵有着难以估计的奇功神效。如:学生考试成绩没考好,不要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不要向家长抱怨孩子的不足,而要当着家长的面鼓励和赞美,他在这次知识基础上掌握的比上次进步的多了,书写也写的十分漂亮、工整,但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老师的鼓励一定会给孩子带来好的转机,会更加优秀,也促使教师发掘更好的自己。

四、爱与成长,方可持续长久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看,教师对孩子们怀有赤诚之心。孩子们经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真正看出了老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如我班的刘同学,曾经被别人嘲笑叫做“口水哥”,一度非常自卑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在我不断关心和爱护下,并在班级不断表扬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帮助其树立正面阳光的榜样形象。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位不断努力进步,并充满自信的孩子了。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施与爱的同时教师也能收获内心的纯净。

五、制定班规、方可立标杆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一套完善的班规来源于民主的广泛参与。在制定班规时,要调动广大孩子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班级的建设,民主制定班规。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督促孩子们做好各项常规工作。与此同时应该让班级常规细致化,让班级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好的班风,把班级创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每一位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不断的发掘。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有了正确地良好的班风、班规,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中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唯有坚持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切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的教育行为就都是可敬的。只有教育教学路上不断探索,坚持用热情和爱心,创造性的参与到每一份德育工作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以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在中学教育中,教师的典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关键期尤为重要。而班级作为孩子中学期间最重要的成长环境,班主任的德育路线和德育方法则成为塑造完整高尚人格的重要一环。只有坚持成长性思维以发展的思维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与蜕变。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尚不在于教师本身获得无上的荣誉,而在于以自身的点滴光和热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为孩子们的未来开启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同仁们,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渗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去吧!

参考文献:

[1] 苏美满.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7)

[2] 朱淑敏.德育回归生活 实践助力成长—生活德育师生发展共同体研究

[J]. 华夏教师,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