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初中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探究

肖晶亮

第二师华山中学 新疆 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加深劳动教育,树立良好品格”“结合教育环境,加深道德培育”“立足课堂实践,开展五育并举”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德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因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成为新的时代诉求。这对于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将知识传授与德育思想进行有机统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劳动教育理念,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树立良好品格。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五育并举,以期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一、加深劳动教育,树立良好品格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存在状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在父母的庇护下,当下学生已经逐渐淡化劳动观念,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因此提升劳动教育教学质量,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基本素养,提升学生的德育理念。任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板块,随着优化学校课程理念的逐渐普及,劳动教育课程也将成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堂教授中应当运用模范代表做实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国家先进模范等等,学生会逐步朝向这些伟大人物看齐,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其次,任课教师可以在班级大扫除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提升劳动理念与劳动习惯。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劳动素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力的家务,帮助父母洗碗,扔掉厨余垃圾等等。从细微之处入手,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劳动意识。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要适时督导,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培育,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学生相互促进,最大程度提升劳动教育高质量的开展。

二、结合教育环境,加深道德培育

立德树人,德育有为,德育始终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纵观以往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鲜少提及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十分片面的,要提升学生的德育观念。首先,要结合教育实情构建生态和谐的德育教学环境,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自我观念很强,在课堂中不遵守班级的秩序,嬉戏打闹、交头接耳。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从教育教学环境做起,创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教师一对一辅导,通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明白纪律规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班级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班级每一位学生都遵守德育规范,才能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风,减少班级之间的矛盾,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营造友好关系。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得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填鸭式”道德培养转向为学生营造生态化的学习环境,这能够让学生在舒适的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德育观念。

三、立足课堂实践,开展五育并举

课堂实践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提升学生德育理念的重要核心,任课教师以课堂为起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联想意识,加深学生理解。此外,以课堂为起点进行五育并举的教学引导,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减轻学生额外德育学习的压力。通过课程教学可以发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淡薄的,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有很大界限,学困生长期落后失去了学习信心,学优生对于学困生避而远之,这就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无法高质量的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加深德育观念的融入,引入五育并举,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让学生明白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之间应当紧密合作,学优生积极帮扶学困生,学困生努力进步,形成崇尚学习、努力进步的良好班级氛围。这极大的推动了学生集体责任心与班级荣誉感,在以后步入社会之中这些新时代的优秀学生也会热爱我们的祖国,努力上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增砖添瓦。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对于德育的认知,为培养学生良好素养奠定了重要基础,良好的德育品格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随着年龄增长会更加严格要求自身,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任课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积累更多实践教学与德育素养提升的方式方法,大胆创新,积累经验。除此之外,这离不开师生双方的紧密配合,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渗透德育的相关理念,学生积极配合,通过教师的专业引导,争做一名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1].于万忠.浅谈在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196-196.

[2].邓先文.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挑战与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7,(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