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梁芳美, 尹晨祖, 唐毓首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研究采用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对实验组进行辅导干预。结果显示:辅导干预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上的后测得分及其前后测得分均值差差异均显著,且前者高于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梁芳美(1985-),女,广西罗城人,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民族心理。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一般B类课题(2020SZ128);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2017JGA283)。



自我和谐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所强调的是个体在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中,自我概念与现实体验协调的一致性。自我和谐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心理过程。自我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正相关[1],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2];是影响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3],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适应性、生命价值观等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不容乐观、发展不均衡,自我和谐的水平下降, 自我和谐的程度降低了[4];总体不和谐因子最为敏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学生自我和谐水平显著低于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者[5];男生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6];男大学新生在自我的刻板性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以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大学新生在自我灵活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新生,贫困大学新生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分值低于非贫困大学新生[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包括“心理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心理育人”的中心环节,肩负着促进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如何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大学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进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摆在高校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进行了教学改革,并进一步检验教学改革的实效。

一、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

本研究从某高校大一新生中选取中6个自然班,共259人作为被试;随机将6个班大学生编入实验组(3个班)和控制组(3个班),其中实验组127人、控制组132人;男101人、女158人;平均年龄19.05 ± 0.83。

(二)辅导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先后接受超星“线上”的理论学习和“线下”的实践训练,后者包括“新生入学适应性”、“人际沟通技能主题”、“爱情与亲密关系”、“积极心理素质”、“素质拓展”、“生命质量提升”等6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次;每次辅导都通过情境探究、团体游戏、讨论交流、角色扮演和感受分享等方式进行。控制组仅参加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作为研究工具,此量表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该量表由王登峰2004年编制,共35个条目,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分量表;量表采取正、反向里克特5点计分法;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三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 0.85、0.81、0.64,总量表信度为 0.795。[8]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后测设计,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前后测。

)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EXCEL2010和SPSS23.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

(一)实验组控制组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前测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得分在前测中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各因子和自我和谐总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被试在辅导前各因子和自我和谐总分上水平不一致,即两组被试在辅导前是非同质被试,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前测平均分

因子与总分

实验组

控制组

t

p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

2.70±0.48

2.58±0.52

4.424

0.000

自我的灵活性

2.11±0.36

2.01±0.37

3.054

0.002

自我的刻板性

2.36±0.37

2.39±0.44

3.203

0.002

自我和谐总分

2.43±0.32

2.37±0.37

4.821

0.000


(二)实验组控制组的大学生自我和谐干预结果

1.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后测得分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各因子和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的得分高于控制组(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后测平均分

因子与总分

实验组

控制组

t

p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

2.85±0.53

2.89±0.57

2.362

0.019

自我的灵活性

2.23±0.35

2.21±0.40

2.75

0.006

自我的刻板性

2.47±0.50

2.59±0.55

2.061

0.040

自我和谐总分

2.56±0.34

2.60±0.38

3.197

0.002


2.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前后测均值差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前后测均值差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各因子和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的得分高于控制组(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大学生自我和谐上的前后测均值差

因子与总分

实验组

控制组

t

p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

0.11±0.49

0.04±0.42

2.645

0.009

自我的灵活性

0.04±0.40

0.01±0.42

0.548

0.004

自我的刻板性

0.11±0.57

0.03±0.44

1.334

0.018

自我和谐总分

0.06±0.35

0.03±0.29

2.394

0.017


讨论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大学生自我和谐在前测时差异显著。其原因主要可能是新生成长与不同的环境,接受不尽相同的教育,其自我和谐状态不同,录取后随机编入班级,班级整体的自我和谐状况存在差异;而随机选取的实验组班级和控制组班级恰好是自我和谐状况是差异显著的班级。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大学生自我和谐在后测时差异显著,且前者接受新课改模式辅导后自我和谐有显著提升,后者在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辅导后自我和谐改善不明显。新课改模式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显著改善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1.引进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摒弃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线上”注重理论自学,“线下”注重实践;课程实践环节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按照以生为本、前后呼应、目标明了和便于操作等原则,以“团体”和“体验”为主线,彰显“氛围渲染”、“态度感染”、“模仿观察”和“行为训练”为目标,从“认知澄清-情绪感染-意志锤炼-行为训练”立体设计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教学方案。

2.坚持积极的价值取向。自我和谐是自我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关系的和谐状态,是自我内部心理因素的和谐状态;其包括了友善、爱、谦虚、宽容、热情、信任、感恩、希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逆转传统心理学侧重关注个体的消极心理品质,转向关注个体或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萨提亚理论侧重提升个体的价值、尊严、社会智能与潜能,认为每个人只需努力,都有改变自身的潜能。因此,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案设计中,每主题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友善、爱、谦虚、宽容、热情、感恩、希望、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潜能的挖掘,而忽略消极品质。如在“新生入学适应性”主题的“水果蹲”、“大树与松鼠”和“漫步人生”三个活动中,重点培养新生的希望、热情、友善和团队精神;“人际沟通技能”主题中的“七巧人生”、“三打白骨精”、“信任背摔”和“坦克大战”旨在培养新生的宽容、谦虚和信任;“素质拓展”和“生命质量提升”主题中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合作意识和宽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积极价值取向贯穿于各主题,挖掘成员的潜能,立体提升新生的自我和谐状态。

3.强化协调性训练。自我和谐还包括躯体动作协调性与机体功能协调性状态。躯体协调性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躯体协调性能够促进机体功能的协调性。在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参与体验”贯穿的六大主题,最大限度调动新生参与到各大活动中,增强躯体动作协调性与机体功能协调性。

4.依托团体动力塑造成员自我和谐。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群体与群体成员以及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团体的目标、氛围、凝聚力、规范和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团体动力对团体和个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的六大主题的开始阶段都设立了营造轻松愉快氛围环节,充分调动新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成员间相互认识与接纳,增强人际信任、归属感和凝聚力,建立团体规范,形成积极向上的团体动力吗,充分挖掘团体动力积极作用。

5.坚持“知”、“情”、“意”、“行”多管齐下。自我和谐是“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细致、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立体培养,才能实现心身和谐。因此,在各主题的各活动设计与辅导中践行“观察中感悟”、“参与中体悟”、“坚持中升华”的原则,形成自我和谐立体化培养模式。

结论

本研究采用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对实验组进行辅导干预。结果显示:辅导干预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上的后测得分及其前后测得分均值差差异均显著,且前者高于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宪华.地方高校新生自我和谐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商洛学院学报,2013,4(2):74-80.

[2]杨颖.大学生自我和谐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J].高教学刊,2020,(32):65-68.

[3]程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涯发展的特点及其关系[J].高教学刊,2020,(14):44-48.

[4]黄知荣,李朝霞,李哲.大学生自我和谐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7,9 (1):95-98.

[5]包陶迅.大学新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J].江海洋学院学报,2006,23(3):125-128.

[6]张欣艺,纪建茂.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2(1):60-63.

[7]杨虎民,李清贤.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现状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6):178-179.

[8]王登峰 . 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 (1):19-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