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弱势群体班级教育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2
/ 2

浅谈弱势群体班级教育的对策

张继伟

阿城区舍利中心小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弱势群体”无论哪一种,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学校及老师应有意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使他们感觉受到尊重,受到重视,受到关爱。这样才能逐步建立信心、增强勇气,进而成为可塑造的优秀人才。就此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如优先提问、优先检查作业、优先让其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优先表扬和鼓励等等,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成驱动力,从而很好的学习。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自身对弱势群体孩子的调查研究,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总结了一些好的教育工作方法:

一、以平常心对待这群孩子,关爱这群孩子。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员,相互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在学生心目中,也会希望他在老师的眼中没有什么特殊。老师在和学生们交流时,应尽量避免说到这群孩子的伤心处,以免无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一个老师为了表示他对这位学生的关心,总是在其他同学面前说起这位学生有如何的不幸,我想这位学生不见得会感激你;相反,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们,像关心其他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呵护他们健康成长,他们反而会快乐一些。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上有个叫李坤的小朋友由于没有母爱,家庭条件也不好。父亲又忙于工作,很少关爱孩子,每天能吃上三餐已经不错了。一年级时我就知道了他的情况,送了一双运动鞋和一套衣服给他。前些时候,天气转凉,我又给了他一双鞋和一套衣服,虽然不是全新的,但他还是很开心。我想:孩子对我的这份感激之情会用好好学习来报答。

二、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校教育的长期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教师必须把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作为责无旁贷的责任。

三、 欣赏注意,促其树立自信。我发现这些孩子平时学习活动中呆在一边,问原因,回答常常是:“我不会。”显然,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为此,我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入手。首先是欣赏他们,抓住他们身上微小的进步和些微闪光点,及时激励。如,针对王隆兴关心班级,拿来一根教鞭之事,专门利用一节课开展《心中有集体》的主题班队活动,进行重点表扬学习。我发现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王隆兴仿佛也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哪个孩子不喜欢听表扬呢?尽管开头几次表扬后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对我的距离近了不少。其次,是注意他们。我主动与他们接近,经常有事没事地与他们聊几句,请求得到他们的帮助。我和他们一起游戏活动,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他们见了我总是躲避,觉得不自在,后来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也会主动地向我反映情况。

四、创造机会,促其适应环境。性格内向的人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作比较,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时时处处表现退缩回避。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合群。所以,我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多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成功,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适应新的环境。首先是对他们降低要求。多为弱势群体设计能回答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多为弱势群体设计能发挥他们特长的课间活动、班队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得到一次次的成功,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其次,要同学配合。集体的力量大无比,良好的同伴影响对弱势群体适应环境有较大帮助。让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气氛影响他们感染他们。学生需要关心、教育、引导,学校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跟上同学们前进的步伐。

五、多谈心交流,少猜忌怀疑。多采用“问题学生导师制度”其得到彻底转化。“问题学生导师制”是班主任要调动所有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负责一到二名“问题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区进行“全天候”的观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工作上出现的问题。这样,原先被冷落的学生就会得到重视,使他们感受到了关爱,他们麻木结冰的心就会开始复苏,他们潜藏已久的能量就能开始释放。这样,“问题学生”就会开始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学习成绩得到普遍提高,有些“问题学生”还会成为学习标兵,德育先进个人等。

谈心是彼此理解,消除误会的桥梁,面对面的交流谈心更能激起双方的好感、信任,班认行工作方法中,谈心也不愧为一个好方法,我在善待“问题学生”这方面工作中,与学生谈心所占比例最多,晨会课、中自习、班会课,放心班都能看到我与这类学生的谈心的身影,在我语言艺术魅力的征服下,有好多不善交谈的差生,都能心平气和地就出自己的心声,语言的诚恳,实在有时令我都呀然,但是,这项工作的成效我个人认为收益最大。因为当人与人之间了解了,彼此信任了,互相交心了,有什么时候事不能解决的呢。

六、多讲究爱的情感,行为和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亲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的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我班有个学生因为回答不出问题。他为此压抑和自卑。作为班主任的我了解了他的心情,和他秘密地约定:“以后回答,要是你不能回答就低头,能回答就把头抬起来,怎么样?”他信心大增,慢慢地,他回答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问题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这种关爱,要相信他们人人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