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程楚泉

( 湖北省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小学 湖北 咸宁 437025)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强到教学的有效性,要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理解知识点的本质,这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导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明白数学知识点的本质以及与数学现象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有效性,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带领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点的本质,构建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度理解,能够去解决实际问题,意义重大,下文将首先分析有效教学的几个重点方面,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也就是要教什么?

1.数学教学更有广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来进行,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改变以往单纯的知识教学,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过程教学等多维教学,例如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自主实验去探究某一知识点的正确性,例如在植树类四则运算中渗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2.数学教学更有深度:从教给学生单一知识点,转变成构建数学整体性、系统性知识框架,例如在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以长方形与正方形以横向罗列,以定义、周长、面积、生活现象等知识对照点以竖向罗列,绘制思维导图,例如将“四则运算”的知识点罗列在一起比较,分析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互逆性,再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先回顾“整数的加法与减法”,对比参照着学习,一方面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系统性、综合性的去看待数学知识点。

3.数学教学更有力度:要让数学教学更有力度,就是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紧密相连,常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在教导数学知识的时候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更有目的性,能化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为具体;一方面,则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同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必将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清晰理解。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零花钱的使用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加深印象。

二、教学环境的有效化

教学环境的有效化,主要在于教学氛围的良好,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责任感的小学生来说,只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思维才能更有效的发散,学习起来会更加有效。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是轻松的、和谐的、活跃的,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爱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潜移默化形成[1]

三、教学形式的有效性

教学形式的有效性,主要在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往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只是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只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新课改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有自己认知和见解,只是才能真正化为己有,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清晰。不过同时,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思维能力不足,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的引导分为知识引导、方法引导、思维路径引导和情感引导等,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四、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教学手段是丰富且多元的,包括矛盾激趣法、实践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篇幅原因无法一一介绍,这里挑选常见的进行说明。

1.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是启发式教育的体现,教师给学生设定围绕知识点的问题、主题或话题,让学生的思维发散不至于没有方向,不过以往问题导学法也存在问题,教师他提出的问题往往质量不高,没有触及核心问题和高阶思维问题,而且问题导学法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数学知识已经在学生脑海中过了一遍。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和同龄人的合作学习中思维更加灵敏,兴趣也更加高涨,学习和探究会更加深入,以往合作学习法的问题在于没有分配具体的角色和任务,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容易随大流,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需要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思考、分配角色、分配任务[2]

3.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知识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方面的教学中,多媒体演示会让立体几何图形立体感更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想象力。

五、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缓解,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馈,让学生警醒并反思,进而提升学习有效性,鉴于小学生心理承受力较脆弱,因此反馈与评价更提倡偏向正面、积极的一面,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不足的表现先扬后抑,先找出学生身上的进步点,再指出问题所在。

六、结束语

创新高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有效、深度学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会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巨大。

参考文献

[1]白珍.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16):148-148.

[2]田贵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19(5):194.

[3]窦长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000(006):00291-00291.

[4]闫滨. 以课程统整为基础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