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0
/ 2

指挥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浅论

游建钊 旦增赤来 旦增罗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本文从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入手,指出未来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四种趋势,新目标和显著变化,最后简要说明了未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努力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战争变得更加复杂,指挥信息系统对于战争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作为信息战争中的重要枢纽,指挥信息系统的优劣决定了战争的未来走势。紧跟战争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指挥信息系统的分析处理效率,将是未来战争对指挥信息系统的迫切要求。2015年5月,新版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逐步构建作战要素无缝链接、作战平台自主协同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可见,如何运用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未来战争准备期我国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指挥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当前,人类社会正从机械化时代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极大丰富的信息掌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战争形态。战争形态改变的同时,对作战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械化战争形态下,受限于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融合的不够,指挥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存储、传输及简单处理上。而未来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信息系统一定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自动高效地实现对信息的广泛获取、标准化存储和深度处理,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战争的目的。

趋势一:无缝链接各类作战要素。运用多种通信技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手段,无缝链接战场上各个作战要素,保证战场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分发。

趋势二:规范存储战场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标准化的存储信息,保证战场信息的可视、可检、可靠,可理解、可互操作。

趋势三:高度智能化处理信息。大量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使用这些技术,根据信息用户的诉求,智能化地处理信息,实现战场态势感知,精准提供战场所需信息。

趋势四:相当程度的无人化。无人化是指按照一定的算法,或者其它实现方式,让指挥信息系统按照指挥员的意愿自动的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有难度的操作,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失误和任务量,并且大大提高效率。

二、未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目标及显著变化

(一)未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新目标

1.更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虽然讲的是用传统的武功对决,只要比对手快,就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在战场上同样适用。“快”是速度的修饰词,作战信息系统的“更快”是指比交战对手的指挥信息系统获取信息更快,提供决策辅助更快,武器平台反应更快,就是要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更快地建立信息优势,夺取战场的主动权。

2.更准。提供准确的信息是对作战信息系统最基本的要求。随着信息获取能力的增强,指挥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和管理的信息就越多,而且这些信息中势必也掺杂大量的假情报,这就要求作战信息系统要从多种维度、多种领域、多种渠道对获取的与作战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识别,以提供可以信赖的情报信息。

3.更高效。高效的含义是指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作战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战场上需要考虑的事情方方面面,既需要定性分析,也要定量处理。在与对手相同的时间内,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计算任务,提供更有质量的辅助决策情报,是未来作战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

(二)未来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的显著变化

1.输入层面。无所不包,最大程度的获取更多的数据,更好地感知战场环境。比如:

(1)时间维度方面。既在平时又在战时收集信息,可以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收集。信息优势的建立,功在平时,利在战时。美军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战时的拦截导弹,而且还能在平时收集周边国家的情报信息。《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就是指在战争发生之前,使用策略制胜。建立信息优势毫无疑问有助于“上兵伐谋”的实现。

(2)人员维度方面。指获取其它国家领导人、政要、军队各级将领指挥官以及普通群众的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棱镜计划(PRISM),就是典型的例子。

(3)社会领域方面。指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角度全面地搜集未来作战的所需信息。政治角度,如某国的政治稳定程度,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程度,执政者、人民对战争的态度;军事角度,如,某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程度,军力对比;经济角度,指某国的经济状况,能够支持的战争时间等。

2.存储层面。获取的信息越多,存储的能力就要进一步提升。在大数据背景下,指挥信息系统应该采取更利于信息存储的技术方式,对获取的海量数据进行规范的存储,以便于后期的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的检索。

3.处理层面。面对海量数据,要实现指挥信息系统更快、更准、更高效的特点,就要求在处理数据环节,必须有更好的办法。

输出层面。可以对不同的信息用户及时准确地提供作战所需的任何信息。不同的用户对信息的诉求是不同的,指挥信息系统可以在用户的信息权限内,最大化的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所有需求。

4.控制层面。一方面,体现在对信息流的控制程度,要对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高度的控制;另一方面,随着指挥信息系统的“超脑化”趋势,其与武器平台的融合度也更高,对己方作战力量的控制能力也更强

三、系统的实现途径

为打赢未来战争,有效应对未来指挥信息系统新变化,我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是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技术保障,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发展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凭空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信息技术有了大的发展和成熟的应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才会有相应的提高。

(二)专家团队科研攻关。有了信息技术作支撑,还离不开专家团队的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攻关。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该领域的专家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是研发指挥信息系统的必要手段。

(三)吸收借鉴外军经验。我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一直也是在模仿借鉴外军尤其美军的发展经验,美军在军队信息化发展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面,吸收借鉴外军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节约发展的成本;当然,对外军的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也要辩证的看待,并不是外军的就一定是好的。

(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军民融合是国策,现在我国很多民用技术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说明地方的研发能力很强,这些技术对军事领域同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于民用领域好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就应该放到军用领域,促进军事技术的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鲁冰,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及趋势[J].军事学术,2010.(4)P54-55.

[2]计世勋、何常青,美俄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发展比较[J].海军学术研究2012.(10)P86-88.

[3]卢利华,外军作战指挥,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4]土立强,外军C4ISR系统发展与实战运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游建钊,男,四川宜宾(1998年10月21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旦增赤来,男,西藏阿里(1998年9月6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旦增罗布,男,西藏山南(1999年6月9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