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探究

赵党卫 范振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彪角镇中心小学 721400;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彪角镇幼儿园 721400

摘要:所谓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阅读课堂上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挖掘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在延伸性阅读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体会阅读内容和阅读主题的奥妙之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将主题式阅读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意义重大,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走出教材有限教学内容的束缚,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方式,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起围绕主题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模式。不过,从近两年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的主题式阅读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尚未充分运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发挥优势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如何采取有效路径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大多是就课文讲课文,缺乏一定的拓展延伸,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少,甚至未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阅读能力普遍不强。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使每个人都能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一、精选内容,确定阅读主题

开展主题式阅读教学,主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选对主题,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才能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确定好主题,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从而完善学生的阅读知识体系,丰富他们现有的认知。

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将秋雨作为线索,把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本文时,可以将“雨景”作为阅读主题,鼓励学生发现秋雨的特点,并带领他们阅读描写秋天不同景色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掌握更多写景的手法。总之,教师在选择阅读主题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等内容,从而深入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使他们真正爱上阅读,进而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学生是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而且,窦桂梅老师之所以提出主题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只有切身体验教学活动,才能获得发展机会。学生体验学习,离不开具体的场景。场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还可以驱动学生切实体验。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一般情况下,我会从如下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一是,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学生创设出符合文本氛围的情境,使学生在多样语调的驱动下,走进阅读课堂,对语言情境进行体验。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文章中的场景,以图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自主地走进场景,通过体验场景,获得最为真实的感受。

以《陶罐和铁罐》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整体上认知文本内容,接着,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音乐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陶罐、铁罐等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联系文本内容,使用夸张的语言、动作等,将具体的场景展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我对“小演员们”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表演。在问题的驱动下,“小演员们”自主地联系自身的表演体验,说出自己的看法。紧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于陶罐或铁罐这样的人呢?在与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自己有怎样的感受呢?经过这样的体验和互动,学生可以透过文字语言,对文本内容建立个性认知。最后,我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主题,指导学生谦虚待人,坚守自己的真心。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阅读的主人,还使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形成了对文本主题的深刻理解,培养积极的情感,便于实现自我发展。

三、督促学生积累,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学生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阅读的最好反馈方式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及时记录下来。把这些知识点用文字记录在笔记本上,将它转化成自己的固定知识,从而熟记。记录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主旨、优美的词语句子、作者的简介、自己对于文章内容或者人物的思考、文章的意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是深化所学内容的最好方式,记录可以弥补学生记忆上的不足,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让学生在记录中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反复揣摩和吸收,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当阅读笔记记得足够多时,学生的知识量将得到质的提升,学生在今后的写作和阅读理解中也将非常顺利。所以,阅读笔记的作用不可忽视。

例如,开展《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这一组文章的阅读时,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记录阅读笔记的方式,对单元主题进行总结,写读后感,摘抄优美词语和名言警句,以提升自主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学会单元阅读是很重要的,因为由教师督促的学习方法早已过时。开展自主阅读时,起初学生会感到困难,无从下手,然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找到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做笔记的意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主题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应根据学情,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主题阅读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0(27):88-89.

[2]郑小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探究[J].学周刊,2020(03):132.

[3]范昊.如何开展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