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木刻版画中的剪纸语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4

浅析木刻版画中的剪纸语言

李佳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044000

摘要:

剪纸是我们国家独特的传统民俗艺术,发源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它有着其他艺术形态所没有的魅力和特性。是其他的艺术形态所无法替代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木刻版画的国家,在历史发展起源和演变上,剪纸艺术与木刻版画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自木刻版画诞生以来,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又一次促进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版画在吸收西方版画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本土自身的文化艺术加以研究与吸收,使木刻版画的形式风格逐渐具备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丰富了木刻版画在表现形式和视觉形式上的多样性。


关键词:剪纸艺术;木刻版画;表现形式;借鉴吸收


第一章木刻版画语言与剪纸语言的造型比较


1.1.剪纸的造型表现


1.1.1主观意象造型特征

主观意象是指在创作时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自身对所要表现事物的感受,不依据视觉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主观的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剪纸产生于民间,由于民间的艺人普遍没有受到过什么专业性的教育,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依据自身的主观情感,对其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加工与创造。剪纸由于受其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艺术作品的视觉特征只能表现为平面化、镂空的形式。这样的艺术形式很难直观的表现视觉景象的空间感、体积感、质感等效果。因此,剪纸很难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形象,剪纸的写实并不像其他艺术形式细致的描绘事物的具体形态,而是形象化的“写实”。民间剪纸的主观意象形象强调“以意造型;以象表意”;不求形似,着重表现作品寄托的情感。所以大部分的剪纸往往都代有一定的寓意。


1.1.2自由透视的平面造型特征

自由透视的平面造型特征是剪纸最显著的特征。它不像其他写实性绘画艺术那样受到科学透视法则的约束。在表现景象时,写实性绘画形式必须依据透视的原理,表现自身在画面当中的空间关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这一形式上完全摒弃了透视原理的概念,它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的限制,不需要像写实性绘画一样强调其透视关系,用形象的主次、均衡等形式统一画面。例如《碾米》这幅作品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空间上我们发现这与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碾米这一情景完全不同,它将各各不同视觉的景物安排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人与动物还有石磨并没有表现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造型别样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1.1.3夸张变形的造型特征

夸张变形是剪纸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在描绘对象时,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形象比原有形象更加突出引人注目。例如《娃逗雄狮》,作品中狮子的形象被加以夸张,宽大的石头和大大的眼睛,使狮子的特征更鲜明、生动、典型、具有感染力。因此,我认为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不应该仅限于追求对自然形象的细致描绘,应客观的对视觉对象进行主观的夸张、整理和归纳,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使视觉原有形象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生动。


1.1.4典型概括的造型特征

我们外出写生的时候,面对繁杂琐碎、姿态万千的景象时,往往我们都会对其进行主观意识的概括。剪纸由于受工材料的限制,在创作中往往会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省略或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使其所表现的形象简洁明了。例如《锦鸡报春、锦上添花》这幅作品,作者将锦鸡与花的自然形象提炼出来,造型极为简练。给人以自然、玲珑的美感。


1.2木刻版画的造型表现


1.2.1概括性造型特征

对视觉形象的提炼和概括是木刻板画显著的特征之一。木刻版画在描绘视觉对象时,并不能像素描和油画那样对视觉形象进行详细的描绘。面对复杂、繁琐多变的视觉对象往往通过对其形象的总结与归纳,突出所要表现的形象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木刻版画不强调表现场景的复杂细节,而是更加注重场景的结构和其所表达的内容。无论木刻版画作品是采用写实的手法还是简洁的风格来表现丰富的场景,或多或少都会对所表现的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木刻版画的概括性手法追求简洁、明快,其目的是将客观景象中最典型、最本质、最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


1.2.2夸张变形的造型特征

木刻版画在塑造形象的时候有时会追求一种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通过作者主观意识的变换,使其表现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以达到突出画面形象的目的。然而当我们在追求夸张变形、形象生动的同时,也要从客观形象的角度出发,把握其形象的基本特征,不能凭空的捏造、改变。如果失去了对其基本形象特征的把握,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感,我们应该重点突出表达对象的典型特征,弱化其次要的部分,使其造型更加鲜明生动。造型的夸张和变形不仅体现在客观形象的表达上,也体现在形象的情感上,只有这样木刻版画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才能更深入人心。


第二章剪纸与木刻版画的语言特征


2.1剪纸的构图语言特征

剪纸艺术由于其受材质的局限性和造型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的时候不能像其他画种那样在构图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却因此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构图方式。


2.1.1对称性构图

对称性构图是剪纸艺术中极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巧妙的运用了纸易折叠的特点,将一张纸对折,沿对折线剪出形象的一半,打开之后便可产生一个完整的对称形象,对称性构图主要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对称性构图的剪纸题材非常广泛,如:婚嫁时所贴的“囍”字,《抓髻娃娃》系列,《天地合万物生》等等极具寓意类题材。采用对称性构图的表现方式可以使画面效果更加生动、活泼且衡祥和之感。


2.1.2连续反复性构图

连续不断的重复性构图是剪纸创作当中很普遍的一种表现手法。把相同或着相似的形象连续不断的反复表现,使整幅剪纸作品的画面形成一种秩序感。即富有规律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同时增加了剪纸的趣味性。例如:《五道娃娃》、《骑车的人》这两幅剪纸作品都采用了连续反复的构图形式,画面中的五个娃娃和骑自行车的人不断重复的出现,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增加了欣赏着在欣赏作品时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力,给人以视觉上的错觉感,极大的给人精神与视觉上的享受。


2.1.3依形构图

剪纸的构图在有的时候打破了常规构图的固有思维方式,这种构图方式不需要像其他画种一样必须根据纸张规矩的固有形态和大小构图,它可以自己拟定一个形象,然后再根据自身拟定的形象进行构图。如:《岁时节令花》,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他拟定了一个葫芦的外在形象,然后再在葫芦里边进行构图,从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时完美的依据了葫芦的特点,构图饱满同时又富有极大的寓意,使其作品更加生动,具有趣味性。


2.1.4平面化构图

由于受到了工具材料的限制,剪纸艺术的创作并不能像素描、油画等画种那样对事物形象如实的描绘,它只能在局限的空间内来表现所要表达的形象。因此平面化构图也是剪纸的一大特点。剪纸艺术在创作时必须将事物形象加以平面化的处理。如《黄河风情》,画面当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比较完整,每一个形象与形象之间互不遮挡,很少有穿插。画面当中的人与动物共处在同一平面上展开并且形象完整。作者同时又运用概括的表现手法抓住形象的特点,去除形象繁琐的细节结构,使画面更加简洁、单纯、有趣。


2.2木刻版画的构图语言特征

木刻版画的构图表现形式与其他的绘画种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由于在使用的材质、工具和制作工序上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画面形式。在黑白木刻中,其构图主要将其画面当中黑白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画面饱满而不繁琐,富有节奏感和均衡感。由于黑白木刻材料的特殊属性,其作品是由先在木板上绘制而成后再进行印刷而成。因此其作品的画幅不易像其他画种那样具有很大的尺寸。所以一般版画的画幅都相对较小,因此也就导致其在视觉上不能占有很大的空间。这也就决定了版画在构图和布局上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色。因此,木刻版画在行合理的构图和布局时。应具有简洁和灵活的特点。


2.2.1简洁性构图

简洁性构图并不是说画面的简单,而是在进行创作时对所表达的形象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是将所表达的形象或事物以最单纯的构图形式来表达,从而体现了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思维方式的高度浓缩。如果画面过于繁琐,反而失去了所表达的重点,无法给人以醒目、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李桦的《怒吼吧!中国》,其画面去掉了整个背景,运用简洁、粗犷的线条着重表现被束缚的人,没有繁琐的东西。因此,画面中被束缚的人显得更加狰狞,使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被束缚的人想要挣脱束缚的那种强烈的欲望。简洁的构图表现方式是画面更加易懂,强烈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点。


2.2.2灵活性构图

灵活的构图,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表现,而是经过作者巧妙的设计和安排所形成的画面效果。一幅好的作品也经得起欣赏者细细欣赏和反复推敲。虽然版画无法像其他画种那样具有较大的视觉空间,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却具有更宽阔的思维空间和布局模式。他不仅可以像其他画种那样有强大的气势,同样也可以很精细。虽然它的构图形式和布局其它画种也可以运用,但却无法像木刻版画那样具有刀与木碰撞所形成的刀味。版画艺术的构图和布局为版画家们在创作时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版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三章木刻版画中的剪纸语言


2.1力群的版画

剪纸与木刻版画在一定形式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在平面当中以镂空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其作品,由于创作材料的属性不同,木刻版画可以将其刻掉的部分和留下来的部分都留在了木板上,其表现出来的形象可以相互断开,也可以相互连接,而剪纸必须将其全部链接起来,这样才可以保证所刻画出来的形象不会散乱,使其更加准确也有利于粘贴和装裱。两者表现形式的相似也促进了剪纸与木刻版画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而共同发展,所以在很多的木刻版画作品中常常也带有许多剪纸的味道。


例如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力群先生的《林间》,这幅作品借鉴了剪纸造型上的特点,从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这幅作品很好的展现了对黑白木刻语言的概括,同时也显示出版画语言中对剪纸特点上的融合与碰撞,从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视觉冲击感。剪纸要求剪出的纹样必须阳线相连,阴线相断,因此也就有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在《林间》这幅版画作品当中,树的树枝之间相互连接,树枝与分出来的旁支之间的连接将留白处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我们可以看出在主要的树干与旁支处留白的地方也比其他地方较大,这样是为了突显其树干之间的主次、前后之间的关系,使其显眼明了。我们都知道由于剪纸受材料等因素限制的影响,使其构图往往趋于平面化,而画面黑中树枝留黑之间大小、粗细的变化和留白面积大小的变化,给人造成了视觉上的错觉,以达到画面空间上的需要。这样即可以打破剪纸在平面化构图造型上的局限性,又将版画构图的特点展现出来。画面当中我们的视觉中心点是两只松鼠,它们位于整幅作品的对角线上,一前一后,互不遮挡,松鼠周围大面积的留白,使松鼠更加突出、生动;也使整个画面具有通透感。


我国的老一辈艺术家对传统的艺术情有独钟,利群先生也不例外。例如:力群先生的《丰衣足食图》,同样也借鉴了剪纸当中阳线相连,阴线相断的表现手法。画面当中的白羊与黑羊之间的穿插很好的使其之间即相互联系,又相互衬托。恰如在剪纸时形体与纹样之间的变化与联系。先生将画面当中的黑、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区分的问题,使整幅画面显得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样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使画面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2.2栋方志功的版画

栋方志功是二十世纪日本最重要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画家。栋方志功在其创作时不仅吸收、借鉴了日本各艺术的特点。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在其创作的作品当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剪纸艺术的味道。例如:栋方志功的《释迦十大弟子》,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创作是并又有很具象去刻画《释迦十大弟子》,每个人物角色都将其简化,甚至有的人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与我们剪纸的概括性造、夸张变形的造型特征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其创作时也运用了剪纸阳线相连、阴线相断的表现手法。但不同于剪纸的是,画面当中人物线条粗狂夸张,气氛凝重沉闷,又使画面多了几分人在信仰面前的那种严肃感和虔诚感。


《绿柳花红颂》和《释迦十大弟子》都是获得过版画展览会大奖的作品。在栋方志功创作的者十二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的构图和表现手法不同于西方版画那样,更多的像是中国的剪纸。在《绿柳花红颂》这十二幅作品中作者对其都进行了平面化的处理,其造型上也与剪纸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例如第四幅、第七幅,其与剪纸当中“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如出一辙。在这十二幅作品其极简单的造型不仅使人感受到剪纸的味道,同时又不失木刻版画本身的韵味.


第四章剪纸与木刻的区别


4.1剪纸语言与木刻的相似之处

剪纸与黑白木刻不管是在造型表现还是语言特征上都具有极大的形似之处,由于剪纸与木刻版画都受到了工具和材料的限制,不能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细致的去表现客观事物,只能通过高度概括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客观事物;以弥补在塑造形体方面的不足。为了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剪纸与木刻版画都着重强调所要表现形象的基本特征,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之上,对其显现特征进行夸张和变形。剪纸的自由透视和木刻版画灵活的构图形式也为他们对想要表现的形象提供了便利,使其不受构图形式局限性的约束。


4.2剪纸与黑白木刻在构图表现上的区别

虽然剪纸与木刻版画在一定的形式表现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在其本质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透视规律、造型空间和体积感上,由于剪纸并不遵循透视规律的原则,其物体基本都在同一平面上,导致所表达的形象缺乏空间感和体积感。在构图表现上,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材料的限制,但剪纸受材料的影响相对于木刻版画来说较大。剪纸由于材料特殊的属性,质地轻薄、易碎、不易装裱。这也就直接决定了剪纸的构图和造型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其造型和构图必须连接起来,不能中断,否则将不利于剪纸的完整性、粘贴和装裱,而木刻版画却不会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在版画当中不管是刻掉的部分还是留下的部分都会完整的留在木板上,其所表现的形象之间并不需要像剪纸那样相互连接,以达到其作品完整性的目的。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其材料属性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剪纸在表现形象时所剪或刻的时候,要求其形象的线条必须流畅、干净利落、不能出现毛边,那样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而木刻版画在表现形象的时候,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刀与木板碰撞之后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虽然其最后的呈现方式是以至为载体,但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刀在木板上游走所留下的印痕和木板的质感,甚至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表现形象时刀的走势,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这是剪纸所不具备的。剪纸一般更多的是在于其作品背后的寓意,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望。所以尽管剪纸与木刻版画有着诸多的相似相似之处,但在其本质上还是存在着不同,这也说明剪纸与木刻版画在根本上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能被相互的转换或替代。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修养。这也就对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们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美术的绘画形式与经验的同时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借鉴吸收它们的优势,但不能盲目的去一味的模仿和全盘照搬。我们应在其本民族艺术特点的基础之上去学习,是艺术作品具有民族之美。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的沟通,相互借鉴吸收,有利于木刻板画创作的拓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的共同发展。


本文通过对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在其表现形式上的比较,发现其相似与不同之处,寻找其可融合与借鉴的形式。同时又对剪纸艺术语言在木刻版画中的应用等作品的分析,从而说明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不仅仅促进了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发扬,是值得我们所去研究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外名家带你玩剪纸。韩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燕尾巧剪春。李红军,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


3中国剪纸。李强,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11


4中国民间剪纸研究。陈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


5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朱晓红,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


6纯化的木刻艺术。闫翀、刘媛,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7


7版画教学。常勇,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10


8版画艺术。张天星,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10


9中国古代木刻画略史。郑振铎,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2


10剪纸刀刻与版画创作形式的艺术性结合。徐明煜,天工2018年04期


11延安木刻与陕北剪纸的图像化分析。申恒,西安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3年


12剪纸与版画技法结合的创作设想。黄云山,浙江工艺美术1994年03期


13徽派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安徽剪纸艺术中的应用研究。周鸣,杨晓飞,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作者简介: 李佳琦(1997.6—),女,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