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曾令习

广东省丰顺县八乡山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数学也在其中。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材施教对促进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有效发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现在这一个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教学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内容比较局限,这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弊端。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去体现出数学学科因材施教原则,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能够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到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帮助或者是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有效体现

引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把学生当做是主要,具体的教学需要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去进行。尊重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强调的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教师教学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在当前为了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当中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国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使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让小学数学课程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从而加强课程教学它在新时代当中的适应性。

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里面,特别注重的就是将学科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有效转变,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的去对小学生多元化学习进行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主动的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持续分析并总结自己跟同事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进而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实施因材施教教育教学举措,这跟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的理念是比较吻合的,符合现阶段我们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说的详细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要多去实践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理念,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去进行观察,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根绝观察到这一些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对课堂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保证水平不相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照顾,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提升班级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举措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的特点

数学学习能够系统的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思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认识比较浅薄,小学生对事物认识都是相对较为直观的,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远大于思维逻辑能力。大部分的小学生在理解数学抽象知识概念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的困难,一般都是选择机械化的去进行记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应当把小学生心理和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选择一些跟生活比较贴近的具体实例,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就好比,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图片或者是微视频,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直观一些,进而让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一些,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去对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为此,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教师在进行直观的讲解以后,可以适当去对教材里面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就好比,小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会感觉数学知识点非常的难以理解,教师在讲解“识数”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物品去进行,这一些物品和意识水果类的食品,也可以是家具或者是厨具等等,让学生对这一些事物进行数数。当讲到“角”相关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三角尺,圆规等去展示角的相关概念,当讲解结束以后就让小学生在黑板上面去画角,最后,数学教师在对“角”的概念进行归纳。

(二)根据学生个体、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我们可以参照每一年学生的数学学科入学考试成绩以及摸底测试跟学习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师在进行分层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对新旧知识的接受能力等等,通过综合的分析,可以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的学生,A层次的学生就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成绩就属于中等水平,C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比前面A、B两个层次学生的成绩要差一些。分组完成以后,教师还必须要在每一个学期的摸底考试当中的成绩,在结合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在寻求得到学生同意的前提之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层次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

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把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一般的要求、比较高的要求以及更高一些的要求。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次,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不断去激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要求一步一步去进行提升。教师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去进行动态的管理,要全面去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1. 课后作业,课后辅导灵活

数学学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更多时候还是依靠“问题海战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被要求盲目地进行各种数学练习,而是要求学生去做-有些经典问题只有不断积累,才能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在下课后布置作业时应优先考虑经典范例,但难度和数量应在小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还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教授作业,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安排练习。对于成绩差学生,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低,基础较深的练习。对于优秀学生,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分配作业外,老师还针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后指导,以帮助他们找到一些他们未及时掌握的知识点。此外,教学的灵活性也很重要,因为数学本身具有一对一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暂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教科书中的知识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从综合的角度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语: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方法。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上都存在差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要充分学科特点,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因材施教是我们国家传统教育特色。针对有差异的学生针对差异化教学工作,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体现,与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吻合。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促使他们数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段剑龙.浅谈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体现[J].读写算,2019(18):66.

[2]孟凡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剖析[J].报刊荟萃,2018(10):214.

[3]冯欢.浅谈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8(05):21.

[4]韩永年.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J].新课程(上),20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