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4

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的研究

张丽军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市 100081

摘要: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建立起完善的高等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但在开展教育活动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本文基于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意义分析及国外研究生收费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研究生教育中实行收费制度的保障措施,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引言: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社会教育最高教育阶段,高等院校在进行在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根据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实验资金使用情况,决定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通过合理收费的方式,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事项收费制度,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研究生教育自由的主要途径,对于研究生教育各个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能够弥补研究生教育经费的不足,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活力和动力。教育经费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关键因素,教育经费预算和投入有限,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招生数量和招生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实行收费制度,能够有效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有利于完善研究生教育实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学研究器材设备,改善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缓解研究生教育经费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第二,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能够加速研究学科融合与生源流动。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是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能力的催化剂。换而言之,研究生教育收费有助于推动建立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加强研究生专业能力建设,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水平。当前,部分学科逐渐成为社会上的边缘学科,造成该专业研究生数量少,加之课程内容陈旧、研究课题脱离实际,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不强,不利于学科的融合发展,进而造成热门学科竞争激烈,针对上述状况,学校推动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通过设立高额奖学金的方式,调整研究生学习研究结构,引导学生进入较为冷门的学科进行专业实验研究,平衡人才教育培养。

第三,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能够缓解国家财政支出压力。研究生教育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和时代潮流,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随着国家财政收入比例的不断下降,对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财政支持程度持续走低,但由于研究生教育资金投入剧增,国家财政出现较大压力,对研究生教育经费支付能力减弱,因此,国家和高等院校共同推动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缓解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采取多方向、多渠道集资的方式,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办学质量和环境,促进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进而实现研究生个人价值[1]

二、国外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度的发展

2014 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执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已有7年。通过梳理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变迁过程,展现其不同时期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演变,探析其研究生收费制度变迁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考量中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产生的现实问题、作用、效果和影响。在创新研究生收费制度层面提出一些研究和思考,为深化和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提供国际经验。

纵观世界,美国是当今高等教育体系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研究生教育迄今已有 190 多年历史。回顾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以下阶段。

1.个人承担学费阶段

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最初经历个人承担学费阶段。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国内时局动荡不安,政府主要精力未能放在教育上,接受研究生教育多是“那些满足宗教信仰和财产要求,完全有能力负担子女教育的人”。在此期间,教育被视为私人事务,学费由个人承担。

2. 政府承担学费阶段

19 世纪中期,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凸显,美国政府逐渐重视研究生教育。1971 年,美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 1972 年,政府出台《高等教育法修正案》,政府资助直接发到 学生手中,学生有择校自主权。

3. 多主体共同承担阶段

1973 年,石油危机爆发,世界经济急速衰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政府负担增大,国内外经济不景气,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捉襟见肘。20 世纪 80 年代前,美国政府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成本,随着研究生教育经费负担的增大,美国采取了市场化筹资的举措,鼓励校企合作,通过社会服务获取经费,争取个人和社会捐资助学等。

4. 绩效拨款趋势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美国出现绩效拨款方式,将产出或绩效作为拨款依据,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绩效。

(一). 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有益经验

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具有私立性、社会性、资助性、市场化、多元化、法制化、公平性、效率性等特点。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采用市场化的方式; 具有强劲的市场筹资能力,私人捐赠资金雄厚; 采用灵活的分阶段缴纳研究生学费; 美国高校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学校可自行依据市场需求和未来收益收取学费; 具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立法体系,推进研究生绩效拨款方式的改革,由投入型拨款逐渐向产出型拨款转变。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地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效益。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的启示

研究生收费制度发展到全面收费阶段,会产生一些现实问题,对利益相关者造成影响,如对贫困生产生心理影响、政策疑惑和现实困境等。研究美国研究生收费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美国在研究生收费制度变迁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历史经验,结合当下中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新时期面临的问题,为深化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 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1. 采取市场化改革的方式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体系较为健全,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 市场化改革最明显的国家。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表现之一 是学生通过交学费选择高校和专业。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收 费标准由市场决定,专业、学校甚至是生源地等都是收费标 准不同的因素。美国高校享有充分的自治权,高等教育系统 包含许多不同的自主确定学费价格的层次。在很多大型研究型大学,每个学院有权决定学费标准。不同学费价格主要依据不同高校的运行成本确定; 提供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畅销,获得较高高等教育报酬的大学,收取学费较高。中国的学位教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教育。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 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成本、市场需求不同,收费标准应有所不同。借鉴美国高校市场化改革 的方式,可以给高校赋予更多的自治权,依据市场需求、办学成本、未来收益等确定各自高校和专业的研究生收费标准。

公立高校主要依赖公共资助,私立高校主要依赖私人资助。美国私立高校主要经费来源包括学费收入、政府间接资助、创收收入和捐赠收入。非政府渠道经费收入是美国高校重要经费来源。美国社会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加高校经费收入。拥有巨大的资金筹措能力是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最显著的特征,永无止境地追求私人资金是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不竭动力。与美国强有力的市场化筹资方式相比,中国社会捐赠的教育经费一直较低,政府要鼓励和吸纳社会捐赠资金,扩大中国高校市场化改革的力度。

2. 试点推行研究生绩效拨款方式

政府在对研究生学费进行定价和管制过程中,主要是出于政治而非经济的理由。政府除了对高校进行经费补助以外,还可另设立专项经费,只有在科研上有重大项目和发展的学校才能获得经费补助,根据学校业绩对各个学校打分,由投入型拨款转变为投入型和产出型拨款并重,以此促进高校的良性竞争。研究生与本专科教育不同,具有研究性、创造性、前沿性和高层次性等特点。目前,中国实行“生均经费 + 专项补助”的研究生财政拨款制度。为了提高研究生经费 ,使用效率和培养质量,可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方式,提供经济刺激以吸引高校达到特定目标,制定研究生教育绩 效拨款制度,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中 间组织,采取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加强财政拨款与研究生 教育质量的有效衔接。

3. 实施灵活的收费方式

借鉴美国分阶段收费,中国研究生教育可采取灵活的收费方式,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段收费。目前,中国研究生培养大都采取学分制管理的方式,依据研究生培养方案,采取修读课程、参与课题、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学位论文、创作毕业设计、进行实验研究、参加 学校实习、社会实践或国际化交流等培养方式。中国一二年级研究生大都处在接受课程知识、增强研究方法训练、丰富和拓宽学术视野阶段,从事向内索取的输入性的工作,在修读课程获取学分的过程中,不断接收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理论,作为知识的吸收者而存在,不断地积累和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结构。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及购买优质教育服务产品的原则,可向中低阶段研究生收取较多学费。 对于三四年级研究生( 即博士研究生) ,他们已基本修完课程,有更多时间自主支配,开展研究型学习,参加导师课题,撰写论文等,更多从事付出性、输出性工作,作为知识生产者 和转化者而存在。按照劳动付出可获报酬的原则,可从导师处获取一定的科研报酬。中高阶段研究生应减少学费缴纳额度,按其实际享有的教育资源、教育服务产品等收费。

4. 实施差异化的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条件及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等。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得超过 8000 元,博士研究生 10000 元。研究生收费标准问题已引起学界广泛的商讨和争议。中国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成本及未来教育收益情况,确定各自的研究生收费标准。对于国家基础学科、前沿学科、重点学科,应降低研究生收费标准,以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投身国家的基础建设,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工作对于好就业、收益高的热门专业则应收取较高学费,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收费。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行的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激增,造成国家和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客观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此,国家和学校共同制定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推动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实属无奈之举。笔者针对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行工作展开分析,结合相关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保障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行的具体措施,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一)落实收费原则

高等院校在进行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必须对收费标准和收费原则进行明确。在落实研究生教育收费工作细节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的负担能力,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制度实行期间,必须要遵循社会公平、利益获得、能力支付原则,保证研究生教育收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保证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重视研究生收费制度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兼顾教育公平与社会效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其次,要遵循利益获得原则,注重研究生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的平衡问题,明确教育收费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成本进行合理收费,改善研究生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最后,要遵循能力支付原则,对研究生负担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定,合理制定教育收费标准,推动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2]。在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基础上,保证教育改革顺利开展,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也要健全贫困学生的奖励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对贫困学生采取奖励激励和减免措施,使得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二)完善相关机制

研究生教育收费必须有相应的机制作保障,提倡合理收费,杜绝乱收费。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行期间,要组织启动研究生教育扶持计划,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经济调节职能,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扶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机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强大的资金和制度支持。

首先要推动建立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加大对研究生的扶持力度。国家出资对研究生进行教育资助,毕业后研究生可以通过工作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在助学贷款机制实行期间,可以将原计划的研究生教育投入经费作为资助资金,也可以通过加大研究生实验资金、技术投入的方式,支持学生开展研究学习活动。

其次要推动建立高尖端人才扶持和嘉奖制度,对特别优秀人才实行资助政策。国家和学校要根据研究生个体发展水平以及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制定贷款免还制度,将制度实行工作与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相结合,逐步形成定向培养、定向调研、定向科研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第三,要建立研究生教育培养科研基金,对研究生教育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学校和各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学生的经济状况,合理设置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数额,强化研究生教育收费手段,同时加强对资金流向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控制资金使用效果,推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确保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结束语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收费是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大势所趋,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实现良性发展的助推剂。过去,高校研究生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受研究经费影响严重,从而影响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借鉴国外研究生相关制度,国家和学校通过推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制定教育收费制度、改善研究生教育环境等方式,明确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助学贷款机制,为研究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研究生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实现高校和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毛笛,毛建青.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全面收费的实证研究——基于91所“211高校”的数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00(001):P.16-20.

[2]洪柳.改革开放4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45-50.

[3]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119 - 154.

[4]吴 琼.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比较研究 [D]. 沈阳: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 作者简介:张丽军,1989年5月,女,河南省濮阳,汉族,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