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字母谱识谱教学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关于小学音乐字母谱识谱教学感悟

谭珊珊

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逐渐重视起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音乐课程中,识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识谱的学习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把握。在识谱学习中学生多数会感觉乏味,从而厌烦对音乐的学习。本文就是针对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的研究,希望对日后音乐教育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 字母谱 音乐教育 识谱教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带来了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这对已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场“革命”。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音乐新课程标准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乐理、识谱技能难度,将“双基”内容定位于识谱,其鲜明特色是将识谱知识学习与识谱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在小学音乐教育之中,像唱歌、音乐鉴赏等都要通过识谱才能够进行学习。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之中识谱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现在音乐教学之中都将识谱教学当成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但是现在许多识谱教学之中一味追寻知识学习,忽略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有效的识谱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够提升中小学生音乐知识,所以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识谱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淡化识谱要求、降低识谱难度与增加识谱教学时间,加强识谱学习训练的辨证关系,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如何把知识融入到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如何把识谱知识学习与识谱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改变单纯知识讲授和理性学习识谱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淡化识谱要求

  从字母谱逐渐学起,奠定好音乐学习的基础
        在现行教材之中普遍提倡中小学生要从低级的识谱教学开始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对识谱只有初步认识的学生,字母谱教学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音谱识别能力,而且也是中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对识谱教学产生一定的铺垫作用。在实际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一般只要是有乐谱的一些歌曲,需要让学生们首先学会乐谱,再配上歌词教学生演唱,这样会让学生们懂得多歌曲旋律的形成,提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乐谱的演唱方式,还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以识谱为主。这并不是说一、二年级有学生不要唱谱。淡化识谱要求,降低识谱难度与增加识谱教学时间,旨在加强识谱学习的辨证关系。曹理教授指出:“孩子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对数的概念建立了,几分之几的概念建立了。同时,接触音乐的实践范例广了,这时候视觉的感觉,对数字或符号的反应敏锐了,是为识谱的良好时机。”但这并不等于在一、二年级就不给学生这些,只不过在教学中不需将唱名,时值名称的概念向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仍可在教学时采用听唱、模唱、对唱等方法让学生接触和感知这些音乐知识,如在二年级上册中歌曲《小红帽》一课有了视唱歌谱的要求,是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老师唱歌谱,不提独立识谱的过高要求。而后按不同年级逐句、逐段地识谱。也是从用字母谱开始唱名的认识,字母谱即用唱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音高的一种记谱方式。从认识唱名:d  r  m ,到认识 f  s  l,学生在掌握拼音字母的基础上接触唱名,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的规律性。歌唱、演奏、创编包括简单的律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常规性训练内容,也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基本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用这些表演技能感知音乐。

二、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避免单纯枯燥的讲授

    小学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

首先要增强识谱教学的趣味性: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m、小狗dd小鸡xx x、小鸭ll ll,公鸡s s.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 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其次。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剪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句、分段逐一识谱。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



三、把识谱知识学习与识谱技能训练结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会唱几首歌,也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的鲜明特征,这也是近年来音乐教育界达成的共识。识谱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识谱技能的传授,强调纯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乐感的培养。如将歌曲中的一句旋律作为视唱练习,把其音高与节奏先分开练习,然后合二为一完整演唱。这样看起来细致,学生也较易把握,但这种纯技能训练,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减,根本谈不上美的感受,更无法培养乐感。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乐感,可通过聆听录音和老师的范唱,反复欣赏某些优秀作品,让他们感受理解其中的美,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抽出片段进行练唱,如同看戏一样,光看不演是无法进入角色的,要在赏中练、练中赏,让他们感到“似曾相识”又无法唱出,心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探究,老师再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效果自然胜过单纯的识谱技能的教学。新课程观下音乐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所以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感受、体验作品。不要用教师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聆听,不要用老师自己的见解代替学生的了解。如在一年级上册声音的长短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强弱力度及其长短变化,借助情景的创设和声势动作,即拍手、跺脚、晃头、耸肩,通过对歌曲的听赏、老师的对比范唱等一系列的感受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强弱变化的效果,从而在演唱中逐步体现。总之,教师只要肯多动脑、多琢磨,一定能找到一条改变单纯知识讲授和理性学习识谱的方法。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新教材深入性的剖析,使我们对音乐课改下的双基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见解。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下的双基并没有削弱,我们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教材中的双基,这是学生音乐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更接近音乐的本质。所以,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博闻强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正确地面对新课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真正做到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更是课程改革的开发者。尽快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探索者,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走进音乐课堂,就开始享受音乐之旅。



参考文献
[1]学生的“do、re、mi”——浅谈苏北中小学生的识谱教学
[2]让音乐的“耳朵”动起来——识谱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辨能力的策略。
[3]关于识谱教学的几点做法。
[4]给孩子打上学校艺术教育的烙印——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识谱教学
[5]浅谈音乐课识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