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以《热爱生命》的教学浅谈校本“三环节”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以《热爱生命》的教学浅谈校本“三环节”教学模式

王玉君

湖北省武汉市新沟中学 ( 430040)

武汉市新沟中学校本课堂教学模式“三环节”是基于本校课堂教学多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实际而提出的,在于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按照“自主导学”、“研讨助学”、“训练固学”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成为本校一直坚持下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形成了本校的课堂教学特色。下面就任教九年级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谈谈我校的课堂“三环节”教学模式。

一、模式引领,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读出“新意”

我校的课堂“三环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的,是把“先学后教”作为理论支撑的,以“少讲多学”作为教学要求的。

基于以上思考,《热爱生命》一文的第一课时安排了三个步骤:一是自主阅读,让学生有自己的认识。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把故事讲一遍,安排有3~5分钟的时间。这是要看学生抓住了哪些信息进行复述的,对人、事、物有哪些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思考、选择、组合、完篇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时有短暂的参与,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这以后,让一个小组的一名学生来讲,讲了两三分钟,是故事内容的单纯叙述。第二个步骤是用一句话归纳这篇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里的安排是从有一个初步的内容认识以后的概括。一位学生归纳为一位淘金者荒原求生的故事。凝练、全面,我予以肯定。这时,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使教学有一个连贯性,我安排两个作业,就到了第三个步骤:要求学生在第二课时前十分钟准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时,有自己的评价语言;二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是带着思考下课,且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这里便是按“以学定教”的理念组织教学。

二、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探出“新知”

第二课时开始,先是自主导学环节的展示。我说,这节课前10分钟要求大家把阅读过的《热爱生命》小说的节选部分进行复述与评价。静默了一两分钟以后,便有学生开始举手。我先后点了两名学生,走上讲台开始讲,其中的故事内容此处不做引述,把两位学生的个人见解做一叙述:第一个学生说道,……“他”在漫漫荒原上爬行,生命已经细如游丝,但“他”仍然支撑着,生命在“他”的体内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对“他”深深的敬佩。第二个学生说道,……“他”不去捉鱼了,怕自己会落入水中难以生还。“他”仍有理智,知道自己筋疲力尽,极度虚弱,不成人形,可从没有想到死,那是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这信念就是生命力量的展现,是母亲、家园让生命大放异彩。没有教师的灌输,是学生自主探讨的结果。这一环节就这样完成了学生对小说的初步认识。

第二环节是研讨助学。按照对《热爱生命》一文的教学安排,我预先设置了四个问题:(1)小说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连名字也没有,加一个名字是否更好?(2)文中的“他”已经伤病、衰弱到了极点,最后是什么支撑“他”往前走的?(3)小说中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4)“他”是在同饥饿、死亡抗争,还是同别的什么抗争?

我把这四个题目进行分组解答,每个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解答写出来。学生进入了思考状态。10分钟以后,我说大家停下来,把自己的解答在四人小组里读一遍,讨论交流,再由小组长归纳全组的答案,准备在班上交流,时间是3~5分钟。学生进入了讨论交流状态,教室里便有了喧哗。一个问题由个小组的代表来回答,其他的学生需认真倾听,也可发表个人的见解,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的肯定与指正。

三、突出主体,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学出“精彩”

我们的校本三环节课堂教学始终体现学生这个主体,也体现出教师成为“引领者”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在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能够提出自己新见解的学习。还以本节课内容为例:四个问题完成以后,便是学生提问题的时间。给我印象最深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而得出结论的问题。有一个学生提问,文中说如果是一只健康的狼,那么他觉得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这一只令人作呕、只剩下一口气的狼,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是希望被狼吃掉吗?仅仅因为是病狼才焕发出内在的力量吗?有学生说“他”不愿被病狼吃掉,才焕发出勇气要战胜病狼的。有学生说,依“他”当时的惨状,“他”希望被健壮的狼吃掉。我说,是这样吗?我们从“他”在荒原上的全过程表现可以看到,“他”不仅不想被病狼吃掉,同样的,“他”也不想让健康、健壮的狼吃掉,甚或是健壮的狮、虎、熊等野兽吃掉。节选的文章之前不是有“他”一人战胜大棕熊的经历吗?讲说这些话时,我也提高了音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有个学生顺势提问:老师,小说作者为什么让他遇到病狼呢?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我盯着这个学生10秒钟左右,想到这到了课的第三环节——训练固学。

第三环节并非是简要的中心归纳、文章小结、语段练习,还可以是问题的深入。抓住这个遇到病狼是偶然还是必然的问题,便进入到新的讨论交流环节。我说,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个偶然还是必然呢?用笔写下你的思索。几分钟后,便有学生说,遇到大棕熊已经让他筋疲力尽了,若在遇到健壮的狼,“他”的生命便到此终结;让“他”遇到病狼,是让“他”在生命的再次表现出生命的韧性与强大,这是小说为表现热爱生命的主题而安排的必然。最后,我留下一句伟人的话,作为思维的延续,请大家依据此文写一篇短文。这句话就是诺贝尔的名言:生命--那就是自然赋予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课下,而思索未尽,正如曲尽而意无穷是一样。

我们的课改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少讲多学”的理念。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认真的思考,又能在课堂上用心组织语言去表达,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精彩”的课堂。对语文教学来说,便是达到一个目标——能说会写。我们期待着以课改三环节迎来课堂教学的春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