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进校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非遗剪纸进校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张颖

唐山市滦州市响嘡街道研山小学

摘要: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剪纸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校更应该成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因为非遗剪纸进校园,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也是让学生通过剪纸欣赏、制作等方式,学习和继承剪纸艺术,更科学、更生动的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本文对非遗剪纸进校园进行研究,以期使剪纸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非遗剪纸、核心素养 、学校
  在当今时代,文化逐渐多元化,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运用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比较主要的趋势。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剪纸艺术遗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切都表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传承千年剪纸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作为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在校园开展剪纸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一一剪纸,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因此非遗剪纸进校园,可以让学见识民族文化风采,也应该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营造氛围,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剪纸课程可以长期在学校进行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剪纸作为一种手脑并用的艺术,其本身便吸引着学生的关注。教师要做的便是将这种关注上升为学习的兴趣并使其长期坚持。此时教师营造学习氛围便显得异常重要,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剪纸的主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主题的背景,剪纸内容的相关技巧等。营造学习氛围,使剪纸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营造学习氛围,也要有示范。在课上为学生示范剪纸过程时,不需更多华丽的语言,也无须精美的PPT。讲台前的现场示范,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非遗剪纸是一门纯手工的制作工艺,所以仅靠欣赏优秀剪纸作品,很难吸引学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剪纸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把基本剪纸技法熟记于心,熟练于手,才能进行教学。建议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多多开展有益的活动,营造艺术学习氛围,拿起剪刀,你的示范是激发孩子们热爱民间艺术的奠基石。 
  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使剪纸活动有序进行

在学习剪纸活动时,因为学生年龄段不同,接受能力也大相径庭,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低年级学生从撕纸开始,随心所欲,自由表达,撕出可爱的花草树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撕出心中所想;再由撕纸过渡到“模仿剪纸为主,创新剪纸为辅”的阶段,通过让学生熟悉剪纸工具、剪纸步骤,来训练学生手眼协调的能力,以让学生完成简单的剪纸活动;最后再使学生熟练地使用剪刀,创作出基本的图形。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受过剪纸课程的基本熏陶,因此剪纸技术比较娴熟,表现形式也很自由奔放,创作的作品灵活多样,十分可爱又不失精致。

剪纸教学从最初的“扶”到后来的“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艳,精细美观,学生将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剪纸之中,在艺术实践中自然地传承着传统文化,展示了学生们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学习剪纸方法,感受剪纸等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剪纸不仅是学习剪纸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从而增强爱国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课程的情感目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设定一个环节,向学生传授剪纸方法,并且给学生时间、空间感受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如教学为什么剪平安扣时,建议教师应从平安扣的名字开始讲起,从名字上看,平安扣即取“平安”之意;又因为没有烦琐的雕琢,表面平滑而外形大小又像扣子,所以得此名。平安扣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什么?学生们对这些知识了解甚少。那就应从平安扣的美好寓意讲起,从外形上看,平安扣内外圈呈圆形,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因此寓意平安健康、圆满幸福,是所有人最简单朴素的愿望。这些文化的讲解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最直观、最形象的传递。听到这样的文化知识,大多数学生都会带着感情去进行剪纸创作。很多学生说,老师,这个剪好的能送给别人吗? 我想送给我爸爸,希望他永远平安健康。这不就是润物无声的爱的教育吗? 
  总之,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无限,且它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明艳,手法简练,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校坚持以弘扬剪纸这一传统文化为载体,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学会做人,学会立志,学会创造。学校把学生对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培养学生本身的核心素养、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文化内涵的整体提升。目前,以剪纸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步成熟,并已经形成了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以后课堂上的剪纸教学,教师们会继续创新,为剪纸艺术提高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用教学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使非遗剪纸更好地得以传承和发扬,逐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陈竟等.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申晓彤,刘玉杰,李民.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

[4]高晓燕.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