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浅谈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题策略

潘伟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小学 442200


摘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帮助小学生突破数学知识理解、记忆以及运用中的诸多难题,从而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数学知识的理解上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缩短了理解的时间,从而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为培养和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增添了教学手段,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创新了教学模式,也符合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由于具有较大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存在一定冲突,导致多数小学生不认为数学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科。如果小学生没有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没有探索的兴趣,那么这些因素就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引导,改善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与运用数学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数学的课本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通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课标规定,数学在小学生阶段需要培养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及核心素养等,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前预习

在以往的课前预习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回家自主预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布置的课前预习重点不明确,对学生回家之后是否预习、预习的结果如何并不了解,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本就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也不得而知,从而导致课前预习效果不尽人意。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预习环境,如将预习的内容制作成一段小视频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这段视频的观看思考“我预习的目的是什么?”“我要预习的内容有哪些?”“我要如何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在视频资料的观看中,学生已经对需要预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即将学习的新知产生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在这种学习心理的促使下主动地参与到预习学习活动中,可以帮助小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与吸收知识点。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

教师发现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缺少足够的热情,这是学习兴趣不足的表现,而学习兴趣的欠缺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存在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投入极大的精力,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会置之不理,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数学学习中。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时,则不会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更加不会积极地思考与解决问题,不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运用,可以借助影像、声音与图片等功能,创设出符合教学主题以及学生兴趣点的数学情境,在数学课堂初始环节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智力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数学学习中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知识,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尝试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但是学生的理解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数学教师应尝试换一个教学思路,如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功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小学生可以亲眼看见,这是任何语言都达不到的效果。

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角的大小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角的大小与边长有关,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突破角的理解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两根木条组成的活动角,将其中一根木条向外侧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显示出角的数值变化。这时学生惊讶地发现角度变大了,然后,教师再播放下一段视频,将另一根木条向内侧旋转,这时学生会发现角度的大小又发生了变化,只是这次角度变小了。通过这个动态的视频,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角的大小与边长的长度无关,以此帮助教师攻克教学难题,也帮助学生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有助于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借助信息技术,安排当堂训练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以及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安排适量的当堂训练内容,以此达到巩固与提升的效果,提高小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当堂训练需要注重训练活动的多样性,打破传统训练模式的局限性,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有关算理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连线的当堂训练内容,在当堂训练中学生将计算的结果直接上传至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平台直接对答案给出对错的判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结果的整体准确性与效率,了解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情况。又如,在有关路程的这一内容教学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不定时地出现一些信息,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并最终计算出这个人共走了多远的路程。这种当堂训练的方法,更加具备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及时地了解学情,为下一步的针对化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依据。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教学价值,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光彩。那么,就需要数学教师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找出信息技术运用的切入点,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当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激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教”与“学”的配合度,进而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