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刍议

史大威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150040

摘要: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融合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具有原创设计思想和综合艺术设计的人才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上急需的人才。社会需求是艺术设计教育中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必需品和空间环境的审美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现象推动了社会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并刺激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繁荣昌盛。然而,随后的“美术考试热”给招聘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许多大学还没有详细分析人才需求的趋势,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限制了学生艺术知识的学习。紧跟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推进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艺术设计中人才的培训模式,这是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

(1)传统大学与产业的融合不足

当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主要矛盾是由于人力资源供给与人力资源需求不匹配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一个典型的迹象是学校的培训目标与行业需求目标不符。行业急需的合格人才供过于求,创新型企业家人才的供应不足。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术技术知识,是一项以现代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产业规范为指导的整体培训计划,缺乏规划和动态设计,实时跟踪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无法掌握当前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趋势。大学生面临着许多想法,缺乏职业规划,无法融入社会以适应行业的发展。上面提到的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不是在需求方面,而是在供应方面。人力资源开发从低到高是一致的,只有努力加强供应方的各种改革和协调,即人力资源德开发,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和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评估的结构改革指标。从供应到高水平需求水平上升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2)传统课程侧重于训练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传统教育中,该专业的主修课程比较多,思想道德教育课比较清晰,思想政治活动与审美教育的融合不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不足。传统设计课主要由老师教授,主要是向学生讲授艺术原理,美学基础,绘图软件,操作技能,并且缺乏创造力,设计,分析,材料的有效性。综合实践环节缺乏针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和企业家精神发展。同时,大学教职人员承受着各种教育和研究的压力,因此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该领域的实际项目,并且几乎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并且采用“填鸭”式教育,被动地接受多年来保持不变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一般经验,为了培养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整体素质,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发展企业家的能力,而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适应艺术,艺术设计不仅是美学领域,而且实践和应用相交也是一个领域,艺术设计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教育,培养艺术设计才能的学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开发、探索学习者艺术设计的灵感,并通过艺术美学塑造艺术之美。艺术人才的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而且是应用教育,并能发展出最先进,最高科技和最实用的能力。要发展艺术设计才能,需要对自己的实践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并且需要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教学模式探究

(1)以前的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以前,典型的设计教育模式是“三个阶段”:建模基础,设计基础以及专业设计的三个部分。它包括一些自成一体的课程,这些课程相当一致,方便且容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学发展到今天,设计又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这种类型的教育模式成为发展综合创新人才的严重障碍。

(2)倡导综合教育模式

传统的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设计教育的综合教学模式,因此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只有学科教育才能替代,吸收和实现教育,以便通过该学科有机地向学生传授系统设计所需的知识,并能够随着学科的发展而消化该知识。它旨在培养专业创造力,适应综合教育的发展趋势,建立综合的设计教育模式。全面的设计教育模型基于多种科学系统的知识,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并为创新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促进艺术设计业务市场运作的实践,发展教育模式

由于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设计教育需要纳入许多社会实践主题。设计教育的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的吸收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整合了专业知识,使其更加系统化,增强了应用性。想要参与艺术设计的商业活动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与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市场有关的商业信息。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的关键是从业者是否具有广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真诚进行交流和社交的能力。在第二阶段,进行艺术设计项目并进行谈判。通过信息渠道和网络获得相关的业务信息后,发起谈判并通过有效的联系接收项目。这就要求从业者本人要有慷慨和体面的言语举止,广泛的知识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三阶段:项目策划和创意设计。该项目经历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并进入了项目规划和创建的设计阶段。在这一点上,从业者学习并利用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展示。在第四阶段,通过设计计划并实施项目。

、建立以综合化设计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与学

(1)要学会做人,“道德是人才的基础,人才必须成长”。

做一个诚实和善良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发展自己的良好人格特质,健康的人格心理,提高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决心,耐心,勇气,信誉,耐心,责任感,同时改善外表,言语和举止,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宽容,未来将是巨大的无形财富。

(2)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言表达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未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之一是能够拥有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术能够在创造性思维实现设计。

(3)培养社交技巧,提高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

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未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同理心则是传达自我的情感纽带。同理心是关于采取其他人的立场,思考他们,用眼睛看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并赢得他人的信任。

(4)学习和训练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近年来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发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存在一些共同的开放性问题。就是说,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含糊不清,因此,需要学习和训练专业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作为从事设计教育的老师,需要了解时代的发展,提高专业水平,还需要在更多领域中提高知识水平并拥有跨学科的实践知识。只有不断扩大知识范围,不断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和教育能力,增加实践能力,才能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开放式管理理念,即“沟通,变革,创新”。只有这样,设计教育才能创新,并为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栾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

[2]朱雁.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5).

[3]刘成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策略分析[J];大家;2019(11).

[4]曹惠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