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韩凤娇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黄河路小学, 山西 忻州 036599

摘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一种内在精神的发展。现在不仅要求人们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而现在初中美术生则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认为自己只需要把美术学好便可,其他的人文知识、文化课及自身品德修养都不需要去理会,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在这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小养成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今后为人处世,或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体现全面发展的意义。现在初中美术生往往就只专注于艺术才华,忽略了品德方面的发展。这不仅是如今初中生需要改变的,也是需要教师团队警惕起来的一项工作。教师要去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让现在的初中美术生们做到才德兼备,全面发展,继而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而如何提升初中美术生的人文素养,也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育

导言: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中,美术学科的独特性不言而喻,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有很大的帮助。美术教育教学要通过优化美术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长期的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在知识的传授以及环境的熏陶作用下,将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人的气质、人格以及智慧,进而将其转变为较为稳定的内在品格,做一个有良知、智慧以及道德修养的人。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美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其具备较高的鉴赏水平以及审美能力。对初中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使师生之间具备更多的沟通以及交流,进而帮助师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以及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共同审美以及鉴赏,可以对其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进而使初中美术课堂人文素养教育具备更高的针对性,帮助初中生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学科素养,进而具备更高的美术鉴赏水平以及审美能力。

1.2 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既能使初中生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又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生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负责进行辅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 初中美术课堂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2.1 教学目标突出人文教学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美术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先天能力和敏感度因素,视觉观察能力、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等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素质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可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人文情怀。例如,在进行剪纸的做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原材料,在学生对基本技法学习之后,引导其自己动手来进行剪纸的制作。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相关艺术的原理,也可以提高其动手能力,使其具备更高的学科素养。

2.2 深刻理解作品背景,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背景。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很多绘画作品的作者的一些创作是在为时代发声,他们想反映一些时代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而呼吁人们做出一点改变。或者当时代繁荣昌盛时,此时作品多半赞扬这个时代;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的人文背景,意思就是指作者本身的家庭环境以及当时的情绪波动等等,这些都是关于作者自身的背景,也需要教师去关注了解。只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给学生传递这样的方法,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帮助作用。

2.3 关注作品文化特色,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文化特色即作品所带有的文化气息,西方作品有着浓烈的西方文化特色,而东方作品自然而然的也会有独特的东方国家的文化色彩,这些是地域方面所造成的差异,共同点是优秀的文化值得教师去学习、了解和挖掘。在中国,画中一般会表现出来的文化,就多半指的是儒家、道家、佛家这三家,其中道、儒两家是表现最多的形式。因为在中国儒家和道家信仰的人是最多的,也是中国传统留下来已久的文化信仰,其中也有很多良好的方面值得教师去学习,而糟粕的东西则需要教师去摒弃。当前的初中美术生人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文素养培育存都一味地追求艺术,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当教师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件文化作品时,更应该体会这些作品渗透出来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慢慢地去了解其中的文化特色。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会使学生自身修养得以提高,在浮躁的社会安静下来,故此,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深刻领会作品后附有价值的文化特色,去用心体会,并把它化作属于自己的东西,用于自身的创作当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方为一种正确的提升人文素养的方法。

2.4 结合相关知识鉴赏,感受美术学科魅力

教师可以将东西方的美术进行对比,西方中的艺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就是掌握基础的视觉--空间智力。因为西方艺术家普遍都是雕塑师,建筑师等等,不像中国画大多来源于民间百态。他们更注重“状”的描绘。西方美术大多存在于神学当中,所谓“神人分离”,因此教师在教授西方的美术的领域时,应当时刻注意学生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与中国画不同的是,西方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西方作品通常一只鸟就是一只鸟,更偏重于写实、写状。而中国画偏重的是,一只鸟的神态、动作、周围景观。简而言之,西方作品是单一维度的存在,中国画是多维度的存在。中国画看起来是可以写成一首诗的,这也就是古人在画旁题诗的由来。因此,初中美术鉴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体现对中西方两种画的高度区别和融会贯通、各取所长。另外,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的同时,若是能够加入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能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因为美术这门学科,它和很多学科都联系很深,有着包容的特征,需要教师不断去挖掘。当教师在美术课堂只教授美术知识时,会显得有点枯燥无聊,同时给学生带来的提升也是有限制的,不能做到全方面的发展,无法提高人文素养。若是能带有一些类似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有时讲些小知识,小故事,便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极大的开阔他们的视野,不再拘泥于美术课堂这小小的一角。在这样教学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累。当学生听到教师上课传授的这些知识,会自发地去了解和理会,去探索文学知识贯通的魅力。最后,他们的文学素养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达到了教师的理想结果。

3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通过以上几大方面,找寻到现有的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形成美术素养,使其初中学习生活充实起来。


参考文献:

[1]杨莎丽.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海伟.探析美术课程中人素养的提升途径.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7).

[4]黄丽.新课改给美术教学带来新活力.教育教学论坛,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