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陈洪霞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中心小学 536017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考什么就读什么;学生课业负担偏重,阅读时间有限;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对学生的文本阅读产生很大的冲击;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数量和质量较低。本文针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一直是困扰教师、家长、学生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更新阅读观念,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实效”“坚持师生共读,塑造阅读榜样”“做好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让阅读成为“悦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缺乏有效性。阅读教育就是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对文字的感知力,并且提高阅读能力。然而目前所暴露出来的情况就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展开课内外阅读,但是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却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偏离,从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育应强调“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阅读过程的有效性,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通过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阅读,进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方法。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教师渗透圈点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将有疑难的地方用特殊的符号标记出来,或者写下批注,进而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探究作者描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景色,体会其中情感,以完成高效阅读。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有质疑问难法、情景再现法,等等,教师应灵活选择,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二)注重行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和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阅读习惯,通常需要教师利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指导来完成。小学生自主能力较弱,在阅读中经常出现半途而废、知难而退等情况。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行为的引导,并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强约束监督。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着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这种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所以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应当摒弃这一落后的理念,作为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加强对于学生行为规范性的教育。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在学校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使其在得到阅读的满足和产生愉悦情感体验,引导其主动建构阅读行为;此外,教师还应发动父母,利用家庭教育延续学生的阅读行为。第二,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数量的累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推荐各种经典读物,并通过读书讨论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创造理解,不断丰富知识,积累阅读经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形成阅读笔记。例如指导学生将那些触动心灵的句子或篇章记录下来,反复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从而支持学生延续阅读行为,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把握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工作就是激发起学生对待语文读物的阅读兴趣。因为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兴趣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方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等教学工具,由于具备独特的特点,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课堂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们可以根据阅读的具体内容,将文字性的知识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提高阅读课堂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激趣,在《彩色的梦》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将文字中丰富的想象用图片、音效、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动态的声音、画面中给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体会文字,体验文字的兴趣。再如,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激趣,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将平淡的文字,用绘声绘色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四) 做好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课外阅读就是在课外进行阅读。由于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教师管理和监督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定期和家长沟通学生的阅读情况,实行家校共同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家长可为孩子规定每天、每周的阅读时间,与孩子一起制订课外阅读时间表,做孩子阅读的监督者。家长还可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共同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和孩子共同成长。

如今,各种书籍充斥着课外阅读书籍市场,但小学生的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有时会不加选择地胡乱读书,甚至把糟粕当成精华,这对学生的身心有害无益。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把握好方向,引导他们多读好书、健康的书,共同为学生搭建绿色的书架。

三、结语

总之,从阅读迈向“悦读”,阅读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阅读不再成为负担,学生能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阅读中。“悦读”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与书中人物同悲喜、共冷暖,是一种有温度的阅读。把握学生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注重行为引导,强调读写结合,组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能够在“悦读”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获得心灵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

[2]伊婷婷.强化阅读指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新阅读,2020(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