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深度学习

盛玮 齐兰花

芜湖市天门小学

摘要:提升教育教学的深度,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看待数学概念的角度,并在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堂中,追问数学理论解题应用背后的原因。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并在知识问题的解决中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观念。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思维导图;深度学习

引言

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并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具现化的知识网络,便于教师提高习题训练效率的同时,渗透核心素养学习观念。可见,核心素养的教育渗透,需要教师在知识传导的过程中,借助数学图形、数学符号等工具构建思维导图,以便在学习工具的利用上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深度学习课堂的教育作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课堂,易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数学图形及数学符号的思维导图学习使用中,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思维导图所创设的知识研习课堂,可以加深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周围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小学生的习惯形成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在思维导图式深度学习课堂中,利于教师使用启发性问题持续维持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减少小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同时,针对小学生知识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便于调整习题训练的难易程度,使学生可在难度循序渐进的习题训练中,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可见,利用思维导图驱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教师应多把学生所遇到的难点问题,放在思维导图的学习与运用中进行教育思考,利用思维导图转换小学生的学习角度,并在师生之间的问题研究中,提高教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频率,这种课堂模式便于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完成核心素养的教育渗透。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深度学习的课堂构建方法

(一)创设任务驱动式学习场景提供思维导图的应用环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思维导图只是应用于教师的板书中,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思维导图的认识比较浅显,而且不能独立完成相关知识思维导图的绘制。面对这种现状,可以在数学深度学习环节中设置相关场景,让思维导图发挥自身的优点。比如在对三角形相关内容学习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小学生以三角形为主干,用符号、文字等画出三角形定义、分类及判定等方面的思维导图,然后针对这些分支进行进一步的细分。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小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有系统化的认识,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利用思维导图锻炼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可在任务驱动式知识训练的教学场景中,提高习题训练过程的能力培养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利于其重新梳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过程中修正自身所犯的学习错误。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式学习场景的创设可以在各项学习任务的安排中,持续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习题训练、错题比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二)习题训练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度学习

思维导图的教育使用不仅提高了教育课堂的实践性,其更侧重在从知识内容的整理与归类出发,利用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思维导图所创设的深度学习课堂是衔接新旧知识的工具,更是加强学生系统性知识认知的必有条件。小学数学习题训练是深度学习形式之一,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分析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小学生能力水平有限,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会面临解题思路受阻的现象,不利于解决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在日常的数学习题训练环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完成,比如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解题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思维导图让小学生逐步清晰解题思路,来实现实际解决问题的目标。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对薄弱,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的新旧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认识到理论的解题应用方向,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及灵活解题观念。

(三)复习总结中利用思维导图渗透核心素养

由于小学生能力水平有限,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会面临解题思路受阻的现象,不利于解决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在日常的数学习题复习总结环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完成,比如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问题列举出来,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问题。可见,思维导图的复习总结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应用形式,定位复习总结中各类题干信息中的解题线索,这种复习总结教学方法,可以在简单习题内容的解题模式总结中,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概念,并在知识难度的增加中完成知识内容分析的教育培养。思维导图的复习总结教育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精准定位数学理论的应用方向,使思维导图所提供的相对完整的知识学习计划,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见,思维导图所创设的复习总结知识课堂,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分支,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薄弱点自主补全所学内容的空缺。此外,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任务的规划和安排,可使小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发展专注于学习之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的任务驱动式深度学习课堂,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及习题训练的任务安排。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思维导图既是小学生学习任务的发出工具,也是小学生知识理解的学习载体,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专注于教师提供的知识理论内容,降低无关任务对小学生知识内化的影响,并在知识内容的整理与归类中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学习与衔接新。最终在各项学习任务的安排中,持续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习题训练、错题比较的教育过程,成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赵丹杨. 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王红玉.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6.

[3]李文帅.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