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习动机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浅谈激发学习动机之策略

崔友华

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学习动机是能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在班级中适当开展学习竞赛、目标激励等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设计学生、班主任信息收集表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竞赛;目标激励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许等。学生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以下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适当开展学习竞赛

1.小组“捆绑式”评价

根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与我班实际,在广泛征求任课教师与班干部的意见下,我班开展了“小组竞争”学习的策略。根据学习成绩与思想表现划分为12个学习小组。在学习惯与行为习惯两大方面开展组内,组间竞争。通过组织组与组之间的大PK,提高同学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以小集体的成功来成就大集体的目标。

在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两大方面采取“捆绑式”评价的措施。如果一名小组成员在如课间操,宿舍管理,上课听讲,作业上交等方面表现不佳被扣分数,则小组其他成员也扣掉相应的分数。如果小组成员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通报批评,则取消本学期的评先树优资格。如此一来,班级秩序大有好转,学生学习干劲倍增,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好局面。

  1.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一直致力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培养。但英语学习却一直困扰着部分学生,费时多、收效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彻底失去兴趣;二是由于部分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不善于进行课改,导致英语课堂沉闷,效率低下;三是乡镇学校优秀学生的外流,缺少带动作用。因此在某些学校某些班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不良局面。为了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我不断反思,大胆进行课堂改改革并采取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我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对模块内容采取增、删、换、合、立的方式进行整合,使枯燥的英语知识趣味化、生活化,并适时开展单词拼写、短语积累、句型脱口秀和优美文段背诵、英语书法、趣配音、英语作文等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参与率,并在小组“捆绑式”评价的助推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目标激励机制

1.目标引领,建设精品班级。

从班集体成立的那天起,我便与我的任课教师团队进行反复论证,确立了班级目标:建设全校乃至全市的优秀班集体,即:精品班级。精品班级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成绩一流,环境一流,品行一流,幸福一流。成绩是证明,环境是保证,品行是前提,幸福是根本。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一种优越感、安全感、幸福感。目标的确立,不但明确了班级发展的方向,而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信心激励,塑造自信品质,实现自我价值

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说:“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自信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首先是教师本位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放弃了学生,学生也就放弃了自己。从一数到十,不难;教学生从一数到十,不易;这难易之间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期待。因为我对学生充满了希望,所以他们也被我的希望所感染。我曾告诉我的学生:“别人能做优秀老师,我为什么不能?别人能做优秀班主任,我为什么不能?。”关于学习,我相信“别人能行你也行,别人能学好你也一定能学好。”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激励之下自信心一点点增大。

3.班级宣誓持之以恒,学习劲头与日俱增。

通过征集我们确立了“诚实守信,勤学苦练,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全力以赴,勇夺第一”的班级誓词,每日一宣。贵在坚持与内化,实践证明,已从最初的口号内化成每一位同学的内心需要中去。此举在学生当中产生了一种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班级中的运用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就重视对需要的研究。目前,比较有影响的需要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A.H.)于1968年提出的“需要层从理论”。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前四种需要又被称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学生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亲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因此,我认为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并适当开展一些调查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自我。

1.通过“班级自查自纠激励”表的调查与研究,让学生对自己在某一

时期有一个了解,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通过别人的建议来改善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

2.通过定期制订“我的学习目标”来进行自我激励。

我的姓名


我的

榜样


人生格言


检测目标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总分










3.通过“学生给班主任的建议”征集活动,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对班主任的班级工作起到自我完善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与需要。

通过我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我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十足的学习劲头,班级凝聚力超强,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与信心被充分激发,不管能力如何,不管智力如何,只要他们的精力在学习上,他们的能量是正的,一切就是可喜的。在我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下,班级呈现出班风正,学风浓氛围,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助于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