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桂芳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省泰州市 225400


【摘要】目的:分析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预成纤维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致使人们口腔认知逐步提升,口腔修复材料及技术也在逐步提升。口腔类疾病是当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口腔疾病患者来说,口腔修复技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口腔修复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修复病灶,进而提升治疗效果[1]。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是迄今为止比较常用的新型治疗方式,为探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有效性,我院特选取口腔修复患者40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40例作为此次调研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把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女患者9例,男患者11例,年龄在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52±2.72)岁。实验组患者20例,女患者12例,男患者8例,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53±2.74)岁。这些患者均签署知情确认书,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使用X线检查患者口腔内部,对患牙尺寸进行测量。清洁患者口腔,对牙槽内的食物残渣进行处理,并对其损伤牙组织进行清除,边检查边清除,不可损伤好的牙体组织。使用仪器确定所需根管长度,确保和标记长度能够匹配,制作时,长度需多处5mm,在根道内,放入制作好的纤维桩,依据咬合舒适度,以及牙冠形状予以调整;使用光照固化,时间为40秒以便确保扇面形状。使用树脂粘合剂对纤维桩进行固定,实行光照固化处理,维持40秒。对患者的咬合度进行测试,二次取出损伤牙体组织,试戴全瓷冠,依据患者咬合舒适情况,对其进行修复。实验组使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依据制作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对器材规格进行检查,之后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对其牙齿咀嚼及损伤情况进行确定,并对其损伤的芽组织进行检查和清除,检查使用X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清除患者口腔,二次清除影响治疗的因子,清洁完成之后,实行治疗。使用毛刷,取杜拉菲勒粘结剂,均匀土木患牙、根管粘结面及纤维桩表面,待粘结剂固化后,在患牙根尖位置,将珞塞可桩核树脂注入到根管口。之后置入纤维桩,对为稳固程度进行检查,待完全固化后,修正树脂表面,依据患者佩戴状况,进行二次修正。修复中,需严格监控患者症状变化情况,若有反常,马上终止。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进行本次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数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均数以(60ecfd43468d6_html_1fd5ae32fa445ab9.gif 士s)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数据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较低(P﹤0.05),具体见表1。

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桩核松动

牙根折裂

总发生率

实验组

20

1(5.00)

0(0.00)

1(5.00)

对照组

20

4(20.00)

2(10.00)

6(30.00)

X2

--

--------

--------

4.3290

P

--

--------

--------

0.0374

3讨论

导致牙齿需实行修复治疗的因素较多,比如:美观度不够、咬合不齐及外力损伤等,现代人们对牙齿的美观度与保护的需求逐步提升,致使牙齿修复需求逐步扩张。以往修复治疗中,多使用金属桩进行修复,随着科技的逐步进步,牙齿修复材料的选取也逐步增多,纤维桩是近年来临床使用比较广泛的修复材料之一[2-3]。可塑纤维桩对口腔修复效果较佳,具备耐磨性、及机械性及没有腐蚀性等特点,但是,远期效果不佳。而预成纤维桩可提供较佳硬力支持,减少牙齿出现风险的可能,加强牙根固定的强度。且其弹性和人体组织契合性较高,可保护咀嚼咬合能力;另外,其相容性较高,可恢复缺损的牙冠,防止牙周及牙髓损伤,以免不良是事件出现,加强修复安全指数[4-5]。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与之相比较低,由此说明,预成纤维桩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之,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完全值得被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姚莹.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治愈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6):10. 
[2]张冲.传统金属桩、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5):746-748. 
[3]王振凤,艾惟章.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32+34. 
[4]廖燕芬,黄婧,李泽宏.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86-187. 
[5]胡飞.探讨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