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伍娟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再只简单地关注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考得高分,还要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任高中历史教师多年,一直在探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现将自己的所得归纳如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构建

一、 认真备课,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要想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促使学生展开自主的学习,进而促进其学习能力、个性的发展。而要想使教学内容能够在课堂中生动的呈现,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有备无患。在备课中,教师需要思考,要呈现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要以怎样的方式予以呈现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缺少了备课这一环节,课堂教学容易变得混乱无序,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实现。

二、 以人为本,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是由无数的故事、文献资料、事件堆砌而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中历史在教学内容上更是复杂和烦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平铺直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惯用的教学方法,一切教学的开展都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有趣的历史变成了知识点的讲授,课堂枯燥无趣,学生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试而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照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教师必须做出改变,进行教学上的创新,使课堂充满愉快、乐学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以影视作品进行导入,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面——革命军将革命旗帜插在武昌城上。借助于视频的感官刺激激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其局限性时,可以从史料出发,向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笔者给出的史料有潘公展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中说:“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拓荒创举’。”而何应钦认为:“辛亥革命只是给中国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先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给出的史料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最后再综合学生的看法,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深化学生的认知。

三、 活化教学,积极拓宽教学空间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于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创新思维,也要有人文素养,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要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标。新时代的历史教学,教师要对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的整合与开发,从而大大扩展历史教学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因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活化教学,摆脱课本、教材大纲的束缚,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深入发掘可用的素材,以拓宽历史教学渠道和教学空间,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四、 建立时间线,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不少同学都抱怨,历史知识需要记忆的点太多,琐碎且复杂。历史学科确实存在这一特点,但是只要构建起清晰的时间线,就能够实现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记忆。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构建起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从而更好地梳理关于历史事件的知识,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的、清晰的认识。这种偏向于时间思维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混乱的历史知识中,找寻到一条清晰的主线,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理清自己的思绪,形成一种更加独立,且独特的思想观念。

五、 对比相似事件,发散学生思维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岁月长河当中,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的时间上往往会发生十分相似的历史事件。通过对这些相似的事件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具有批判性。通过对比分析,也能够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逻辑。而借助于这种更加缜密的知识系统的搭建,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真正地建立起自己的全方位的知识框架,并将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历史素养。这会引导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保持一种更加客观独立且全面的态度,这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宝贵的。

六、 鼓励自由讨论,拒绝片面思维

思想观点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变得成熟,如果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而不与任何人展开交流,那么最后获取的很可能就是带有片面性的观点。每一个人的思维特点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有的人却只能看到其中的另一面,甚至一面都看不到。因此,需要交流,获取他人对事件的看法,避免自己陷入片面性的认知当中。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思想的不断交融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

七、 结合故事情境,加深历史认知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的讲述,但是隔着久远的年代,学生很难深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与审视,很多学生对于历史也不太感兴趣,不知道学习历史,知晓过去发生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总是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不过,学生确实对历史故事感兴趣,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媒体构建故事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强大技术重现发生在久远时代的故事,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重新经历一遍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有赖于教师的不懈努力,希望诸位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究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苑冬妮.生态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2] 杜恒.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3] 李积龙.深化课堂改革加强历史教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4] 陈文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考试周刊,2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