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孙春霞

山西省临猗县临猗中学

摘要: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政治教学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第三部分针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且连接着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更替与发展进程,中华传统文化所映射出来的是一种永恒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芒。在数个朝代的检验与继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定型”的教育资产,促进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主导。道家、佛家以及法家等多种文化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儒家文化共同组成了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是“积极入世”的政治思想,主张个体与机体的社会责任凸显,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具备着现代价值,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象征着其本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为学术界、教育界等提供了文化发展背景。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高中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成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起到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包含道德观念和思想观点的辅助树立,使学生政治认知保持在规定的轨迹中不断的提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思想引导和行为教育,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个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需求的思想品德。此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一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起到了一个开拓视野的作用,帮助受教育者三观的自我更新。此外我国的《教育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育教学的众多目标中应当包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继承。总体来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高中政治教育的结果存在积极影响,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高中政治教育。

二.高中政治课中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1.促进高中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人文素质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基础素质与学科素质相比人文素质的作用更为广泛,不仅能够保证高中生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于高中生的人格也起到了一个塑造作用,此外与高中政治教育相联系能够明确高中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高中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就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上的事情和自己的人生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但是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对人文素质予以重视,高中生一直以来都接受着智与德不平衡的教育模式,导致精神境界和精神生活极易发生偏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继承可以被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与传统的教材课本相比更具威信,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传统模式,而这一传统模式对民族的发展存在着深远的影响,间接的促进政治教育成果的不断提升。

2.有利于高中生三观的树立三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影响极深,且这种影响很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上文已经明确高中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一种思想教育,而三观所针对的就是思想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民族荣辱观等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形成,对于高中生而言只要他们能够保证自身对社会和人生正确的认知,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求得更好的发展,高中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就是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为学生列举历史案例,引导学生针对历史案例进行反思和感悟,从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的民族精神,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3.增强高中生的道德素质中华民族对于群体价值和伦理道德极为重视,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盖的群体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念对于后辈人也具备着较大的影响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能够塑造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美德,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实现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高中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高中生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向逐渐复杂化,在复杂化的人际关系中高中生独立感和自尊心随着人际关系的不断增强而有所提升,在面对尊重与被尊重层面中高中生往往侧重于被尊重,不想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通过一定的阶段这种问题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与周围的同学、人产生距离逐渐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涉及到了民族精神教育、政治文化教育、美德与处世教育等,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逐一针对性的去影响学生,从而间接的改善学生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其中处世教育多指忧患意识的培养和“贵和”思想的教学引导;美德教育方面主要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如果结合高中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将美德教育进一步细分,则可以分为仁礼信三个方面;而政治文化教育多指民本思想和为政以德思想。

2.高中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分析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继承性、延续性,通过与高中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潜移默化的实现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整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又具备着指导性,指导着受教育者人生观念和荣辱观念的逐渐形成。其次中华传统文化具备着时代性,当下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作为基础,赋予传统优秀文化时代特色,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用的高度发挥。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具备着增殖性,所谓的增殖性主要是指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思想与文化方面的增殖,当下高中的政治教育是文化科学素质为中心、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为基础的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性为创新型人才和具备民族精神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增殖性。

高中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渗透一方面有助于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对于教育教学存在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琴.中华传统美德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88.

[2]范甜.高中政治课跨学科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