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秦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体育游戏作为教师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以其趣味性及娱乐性吸引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此,备受体育教师的青睐。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尝试将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乐趣与魅力。文章通过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应用;小学体育

根据对6~11岁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借助游戏的教学方式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常与学生讨论时下流行有趣的游戏活动,并科学合理地选择、组织体育游戏,将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1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体育游戏样式丰富,内容有趣,能够将娱乐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建立起寓教于乐的积极课堂氛围。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以充满激情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小学体育游戏的应用应当具备趣味性、综合性和竞争合作性,与体育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在欢乐的气氛中锻炼学生的体质。另外,通过体育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体育动作,掌握体育锻炼中的一些细节和规则,提高学习效率。游戏的开展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有着很好的作用。

2 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2.1 结合教学实际

体育游戏的选择应当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内容,使游戏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较好的切合点,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教学开展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2.2 保证纪律性

体育游戏虽然是游戏,但是不能呈现出各玩各的一盘散沙的状态。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当按照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进行。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要能够掌握课堂,确保体育课堂的纪律性和合理性。比如在开展竞赛时应当注重制定公平合理的规则,保证公平,避免学生因竞争矛盾出现的争吵等。

2.3 安全性原则

体育游戏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体力和运动负荷量,避免选择不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游戏项目和剧烈运动的形式,降低小学生的运动负担,使他们能够更愉快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3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设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游戏类热身活动

热身环节不论是在正规体育运动还是体育课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准备活动,并不是专业体育独有的,就连慢跑或者做健身操之前都应该进行一些热身活动。校园里,尤其是小学生,对剧烈运动根本没有概念,动辄满操场狂奔,所以在体育课堂中就更要强调热身的重要性。一些简单的、轻松的热身动作,如拉伸、伸展体操等,能使学生的肌肉和关节提前进入一个相对兴奋活动的状态,为之后的运动做出平衡的反应,能将运动的损伤风险降到最低。按照45分钟的课堂时间分配的话,热身操的时间大概占5~7分钟为佳。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进行热身活动种类的选择时,应提前对游戏的规模、种类以及可施行性有基本的把控,不要本末倒置。

3.2 按组划分并设定游戏活动的规则

其实体育课中的游戏活动,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十分锻炼其性格的方法。通过调动其集体荣誉感的方式来吸引其参与游戏,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感受体育游戏的真正魅力。以跳大绳运动为例,将全班按序号或者字母分为四五个大组,每组8~10人;分好组之后,体育老师将与体育委员一起优先示范一下正确跳大绳的姿势,使同学们明确整个跳绳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接着,每组随机分配两名学生站在两端摇绳,并从相邻的两组摇绳人员中再分别随机抽取一人,调换到另一组,但该学生还是属于原来组,起到一个报数监督作用。然后,该组剩余学生在其中一位摇绳学生旁边排队等候跳绳;从第一名学生跳绳开始依次报数,其他组同理。体育老师需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10分钟,时间到后以哨声为信号全部停止跳绳;将报数人员报告的数据进行简单统计,哪个组跳的数量最多则为取胜,公布前三名。期间,体育老师需多强调游戏活动的规则,以防学生不在意或忘记,导致游戏活动的非常规中断。

3.3 有效维持游戏活动中的秩序

体育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要起到一个裁判的作用,积极地维持活动秩序,切忌站在一旁什么都不管。游戏进行中也要细致观察,如果其中某组遇到了问题或者因一些原因而争执,体育老师都要及时地做出调整,将游戏继续。比如,绳子总打到跳绳者的脚,那就要实时地为摇绳者提供一点建议,将大绳收短一些,但不要自己上手操作。或者看到有些学生的运动姿势不够规范,老师可直接在旁边友好地大声鼓励提醒,但不中断比赛;整个游戏活动中,也偶尔会有不遵守秩序、比较淘气的学生,面对这类学生,体育老师要保持良好耐心的心态,做他们的朋友,将学生为什么不参加游戏的原因搞清楚,将其情况具体分析,然后逐步引导该生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力量,坚决做到全部学生参与,拒绝落下任何一位学生。在学生受到老师的积极鼓舞和肯定后,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参与体育课堂,这对促成良好的游戏活动氛围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也对所有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帮助作用,为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贡献力量。

3.4 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

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体育老师应根据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点评,可以适当表扬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对不遵守活动秩序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教导,耐心且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及秩序的意义,逐步引导顽皮的学生明白班级体育活动中的集体精神。教师对待活动是否公平公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所以体育老师应注重公平守则的建立,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校园这个大环境里感受到健康的、有序的集体竞争氛围,这对所有学生以后任何方面的学习都是一个正确良好的导向。当真切的有了参与感之后,一些比较胆怯的同学能在这个健康的环境中勇敢地挑战自己,增强自信;外向的学生又能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帮助其他学生,有效培养了互帮互助的团结意识。只有相对公平的环境,学生才会有相应的学习动力,有失公允的行为则会打击学生稚嫩的心。而执行规则的小学体育老师,更要注重公平方面的语言表达或者行为,成为学生心中的导航。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专注度,从而全面地发挥小学体育老师的存在优势,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并全方位地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总的来看,合理地安排体育游戏活动代替原有体育课中的传统“跑操”,是现代化小学体育教育制度完善更新的重要体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玩游戏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也能科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感情,从而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3):174.

[2]李振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35):154.

[3]李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