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军事体能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浅谈军校学员军事体能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一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当前的军校学习训练中,军事体能以及技能都是训练的重点,也是提高身体素质和战斗力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体技能训练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要解决。在本研究中,主要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究体能和技能训练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的训练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做好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提高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保证安全高效的体能技能训练。


【关键词】军校学员;军事;体能技能;问题;对策



一、军校学员体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军事体技能训练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在当前,军校学员体技能训练中的课程安排问题有三个:首先是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在前两年的学年中,缺乏充分的军事体技能训练,导致之后的学生体技能基础存在问题。在后两个学年中,因为太多的军事体技能训练,常常超过了学员的符合,导致容易产生运动损伤问题,直接降低了训练的效率。其次是缺乏合理的体技能课程安排。在体技能课程安排中,因为时间太长,和相邻课程训练容易存在很大的冲突。在研究中可知,人体在训练中有着体能和训练时间的限制,如果超出了可以承受的极限,那么就会出现负面问题。在实际中,一些体技能课程安排有4学时,因为训练时间太长,一些学员都难以保证充分的体力和精力。在相邻课程中,其训练也存在着冲突,相邻课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导致学生在完成一堂课的训练之后很难投入到接下来的训练中,在训练中十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二)军事体技能训练监测和调控不足

在军校学员进行体技能训练时,有效的训练监测以及调控不足。在课堂训练中,都是任课教员负责安排课程的内容和强度,在训练之后,队干部按照考核、竞赛以及毕业之后的岗位需要来进行安排。在整体的训练中,队干部和教员等等按照学员自身的身体消耗情况来设置训练量和强度,同时使用信息技术,对学员的体能以及精神状态等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因此,在学员开展的体技能训练中,无法按照自身的状况和水平进行内容的选择,同时难以确定训练的强度和两个训练之间的间隔,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重复训练,造成无效训练的产生。

二、加强军校学员军事体技能训练的策略分析

(一)不断优化军事体技能训练安排

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当前的学员体技能训练,并且根据循序渐进的要求,对学员的体技能训练进行安排。首先,在我们的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中,可以逐渐设置一些体技能课程,这样可以学生军事文化知识,在头脑风暴时也开始身体的锻炼。在这些体能训练中坚持基础素质训练为重点,之后开始强度更大的训练。在第三、第四学年中,要在提高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和实战化训练综合起来,开展大量的大强度的实战训练,能够提高锻炼的效果。按照学员的认知和练习特点,要在开展体技能类教学中,首先采用强度小的训练,之后再逐渐增加强度,加大运动训练力量。在开展野外驻训和强化训练之外,需要保证2学时一次的体技类课程。如果时间太长,学员的身体可能跟不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教学质量。在安排课程时,也要注意内容是否和训练之间有矛盾。在体能训练课之后,如果开展实战格斗训练,那么会因为之前的体能训练导致学员体力大大下降,在接下来的实战格斗训练中十分容易受伤。但是在体操训练后之后,设置游泳训练,因为两种运动使用的运动肌群是不相同的,不但能够保证游泳训练的效果,同时能够缓解以上训练造成的肌肉紧张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二)任课教员和队干部之间要进行体技能训练的沟通

要在教员和队干部中,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从而让对方能够彼此了解训练安排。在学期开始之前,需要举办教学准备会,队干部要掌握具体的训练规划和内容安排等等,从而能够让教员设置有效的课堂训练计划和内容。另外,教员必须要对学员队每年的工作安排和考核等等进行规划,和学员队要求结合起来,不断调整教学安排,避免训练竞赛。其次,要加强队干部和教员在教学时的协调和沟通。教员要对教学中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妥善安排课后作业、做好后进学员的补差训练,而队干部则是按照这些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训练的督促和优化,让学员能够顺利完成课后的作业,并且让后进学员实现补差训练,让教员和队干部能够协调努力,增强学员技能训练水平。

(三)构建学员体技能训练的信息化监测方式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更新的状态下,大数据技术也不断完善,在体育训练中,大数据也得到了重视和普遍应用,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军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下,大数据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等能够全面检测、调控军校学员的体技能训练情况。并且可穿戴设备能够准确地反应出每个学员的实时身体状况。首先,学员能够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每日运动、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等等信息的收集,然后按照信息不断对训练进程进行调节。同时,学员也要转变过去被动受训者的角色,成为训练指导者,增强学员的训练热情。组训者能够使用大数据系统,针对每个学员队和学员成员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测,分析他们的安排是不是科学和合理,分析学员队在一个时间段中的训练情况。这样能够有效地检测学员的训练状态和身体情况,从而不断调整训练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军校训练中,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主要的军事体能以及技能的训练,也就是体技能训练,这也是保证学员前身健体、增强他们作战技能、提高学员战斗力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军校学员体技能训练中,缺乏完善的体系仍,同时训练安排以及调控等等严重失效。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要实现对军校中的军事体技能训练有效的调控和监测,就需要充分使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带来精细化的指导,不断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保证军事训练的贡献率,做好军队院校中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论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我国体力活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温煦,袁冰,李华,周厚栋.中国体育科技.2017(02).

[2]一种用于运动监测的高精度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J].李光亚.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6(11).

[3]李小平、代科学.大数据对军事训练的影响与对策[J].空军军事学术,2017(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