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成就深度——浅谈小学体育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深入,成就深度——浅谈小学体育背越式跳高 的教学探索

金涛

昆山市周庄小学 215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体育强国不再是口号与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后,体育运动已经深入人心。竞技体育也越来越被各小学校重视。背越式跳高作为竞技体育其中一个项目,在实际教学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将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要领,完善背越式跳高技术,本文结合学生在日常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情况,以背越式跳高为例开展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背越式跳高;体育训练

近年来,跳高这一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背越式跳高是田径比赛采用最多的一种跳高方式,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里面,虽然没有要求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但从培养、发掘优秀的跳高运动员的角度考虑,有必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前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这项技能,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背越式跳高技术可以分解为助跑技术、起跳技术、过竿技术、落地技术。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都还未进入发育期,所以他们的注意力、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等无法跟中学生相提并论。其中比较典型突出的问题的就是心理障碍和技术问题。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外,作为老师应当想办法多鼓励和引导小学生,不应仅限于技术要领教学,更多的是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共同点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甚至亲自示范,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 易范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助跑技术

背越式跳高助跑采用弧线助跑的方式,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小学生极易出现直线助跑且助跑的节奏无法掌控的问题。老师应将助跑的技术要点介绍给学生,并现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

(二)起跳技术

起跳是为了将助跑的水平运动迅速转换为垂直向上运动,让身体迅速腾起,为过竿做准备。小学生在学习起跳技术时易出现膝关节过分弯曲,起跳高度低,起跳腿与摆动腿配合不协调,动作没有连贯性等。

(三)过竿和落地技术

由于有的小学生比较紧张,腿脚出现僵硬的情况,导致起跳力度和腾空高度不够,影响过竿。而有的小学生胆量较小,缺乏自信,不敢用肩背着垫,而是臀部着垫。

二、小学体育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探索

老师在施教过程中可以将跳高的横杆更换成橡皮筋,扩大保护垫的保护范围,可以有效的减轻心理压力,降低学生的恐惧感;也可以在起跳点放置辅助跳板帮助小学生起跳。对于每一个技术环节,老师可以亲自示范,帮助小学生理解动作细节,增强自信心,提升教学效率。

(一)分解技术与动作

针对技术上容易范的错误进行专项素质训练。这些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弹跳力训练、协调性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速度训练包括移动速度、反应速度及做动作的速度三个部分。移动速度的训练主要训练直线跑、弧线跑、直线转弧线跑。训练中可以将直线跑、弧线跑距离各设定30米,直线转弧线跑路程设定40米,3-5次为一组,每次训练3组,中途间歇3分钟,也可以用其他形式代替,比如组合跑、障碍跑、跨栏跑等。反应速度训练可以通过球类运动和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打乒乓球和听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等。做动作的速度练习主要是针对背越式跳高里面基础动作的训练。包括快速摆臂、摆腿、收腹、高抬腿等动作。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重复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力量训练可以借助杠铃练习和跳绳/蛙跳/单足跳的方式反复练习。弹跳力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身体爆发力。可以利用篮球训练、高空够物、踢压腿的方式练习,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另外,专项素质训练也要根据处在不同跳高阶段或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初期阶段的学生需加大基础专项训练内容;女生的力量练习的量要比男生大。其次,专项素质训练应遵循按步骤训练,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原则进行。

(二)克服心理障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学阶段,学生对背越式跳高很感兴趣。但随着难度加大,高度增加,失败也会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因保护措施不到位受伤,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够自信,甚至产生焦虑的心理。结合实际教学,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首先要从老师自身做起,重视体育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背越式跳高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养,为今后新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体育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使其掌握各种教学技巧,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背越式跳高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激活兴趣有效评价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参与学习的最为重要的动力,在兴趣的指引和带动之下,有助于学生充分激活自身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所以教师要在具体的跳高训练的引导教学中,学会积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课堂上可以开展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平时的喜好程度,开展学生小组的划分,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评比,学生的相互之间的评比、合作,有助于一些后进生可以及时掌握跳高技巧,在跳高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对影响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查找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改变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新高度挑战成功的小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于挑战失败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加以纠正。以前听过一个故事:雀鸟哺雏,成鸟在喂养小鸟时,巢中的雏鸟谁的嘴巴张最大、叫声最响亮,往往吃到的食物最多,不出时日,巢中的雏鸟成长发育悬殊明显,而不争不抢的雏鸟除了先天发育不足还可能夭折巢中。“雀鸟哺雏”的现象,虽然呈现的是一种“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也是物种进化的自然规律。但我时常想,在我们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有不少教师也不自觉成为了这样的雀鸟,他们经常只关注优秀的学生,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身上花费的精力、时间要比学困生、后进生多得多,甚至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班级的宠儿。而那些学困生、后进生就如同巢中不爱张嘴的雏鸟,他们容易被忽视、被冷落、被敷衍、被鄙弃,作为考试大军中的弱小者,他们很难收获成功的喜悦,他们容易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这样一来,班级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在评价方面做得比较少,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大背景之下,教师要想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是要积极结合学生的评价出发。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进行背越式跳高训练是新的挑战,作为老师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对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点,达到最终的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在璜,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有效课堂构建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中旬,2020年11期

【2】杨飞,小学体育跨越式跳高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