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信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让自信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空

叶莹

苏州市吴江区存志外国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200

古人云: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德育在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因此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的重要。把小学的单纯的心灵视为未被开垦过的土地,那么教师只要在其中播下德育的种子,就能绽放灿烂的花朵。若把学生单纯的心灵看做黑夜,那么教师只要恰到时候点亮德育的灯,就能照亮学生的心空。德育教育不是泛泛而谈的口头说教,而是应细心发掘,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一种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赏识教育学会认识自我,树立榜样相互促进,围绕自信的主题班队课,让学生们体会成功提高自信心。

一、赏识教育,认识自我

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因此,赏识教育是配学生自信心十分重要的一个方法。由于学生的判断力较弱,若对学生的赏识能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不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让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赏识教育在于坚信学生的“行”,给予学生激励和鼓舞。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进取心,强烈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的评价,鼓励的眼神。教师若多关注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逐步让学生自我心中形成一个意识“我是好孩子”。但是当孩子学习欠佳的时候,家长与老师往往是指责他们,有些不经意的言语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而这种抱怨教育,它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弱点与短处,无限夸大他们的不足,给学生的传递一个意识“我是坏孩子”,有些学生开始自暴自弃,开始气馁。

“好孩子”有缺点,同样在一些人眼中所谓的“坏孩子”也有优点,并没有区分好坏孩子的标准,只要用心观察每个学生,会发现他们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会有他们自己可圈可点的优点,只要我们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就能唤起他的进取心、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尝试改正自己的缺点,

(1)在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赏识教育也不例外,不单单是表扬学生就够了,而是要讲方法,讲智慧,讲技巧。不同的学生要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采用不同的策略。若赏识教育失败,也不能急躁,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一个学生。

(2)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表扬,恰到好处的批评有时会得到“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3)赏识不只在语言上,更要从实际行动出发,根据学生的真实困难帮助他们。

(4)赏识最关键的一点,要不失时机的在各个环节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树立榜样,互相促进

德育教育中,充分运用优秀的学生,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学生都喜欢以榜样为奋斗的目标,甚至心理想着要超越榜样。良性竞争,能激发学生内心巨大的自信潜能,这种潜能是外在力量不能够替代的。

在所教的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刚学着开始用圆珠笔写字,笔用不习惯,以至于字写得歪七扭八,大小不一,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潜能,互相促进更好的进步,我就在墙上贴出了“小书法家”的向日葵花,激起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为了能在花瓣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卯足了劲,不单写字认真了,还会把写字写得漂亮的同学的抄写本拿来学习学习。

与此同时,教师的言行思想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导引着学生。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习惯还在养成阶段,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凌乱的文具,又不及时去捡,显得教室特别脏乱。起初每天上课前我会叫学生把自己桌子底下的东西都捡一捡,然后我自己会把讲台上的书理整齐,抹布折叠好放平。忽然有一天,我去上课发现教室的地干净了,讲台的书特别整齐,黑板、讲台都用湿抹布擦得干干净净,还留着水渍,窗户边晾晒着洗干净的抹布。所以“榜样力量”不一定要轰轰烈烈,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事情,教师只要用心和尽责去做,教师的言行也会慢慢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 主题班会,强化信心

每周的班队课,也是十分宝贵的一节课,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我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指向作用,犹如一首乐曲的前奏,为学生接下去一周的学习生活,唱响了主旋律。

每周的班队课会先评选出上一周的优秀之“星”,进行表扬。然后班队课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确定相应的主题:我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是个好孩子,知错就改,我能行……一堂课就以一个主题切入,集中一点,要深入学生的内心。

在《我是个好孩子》这一堂班队课上,先给学生们展示了许多的动物,说出这些动物的优点。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优点,学生们告诉我自己没有优点。我就说了几个同学的优点,某个同学习态度很认真,另一个同学爱看书……慢慢得同学们意识到,优点不一定要很大,只要是好的行为,好的习惯都是优点。学生们写出了自己很多的优点。有个学生羞涩地说,他发现自己是一个“棒棒的好孩子”。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信心也是油然而生。

在《知错就改》这堂班队课上我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缺点,学生很清楚自己有什么缺点,有个学生就提出了困惑,怎么能够改正这个缺点,学生们七嘴八舌帮他出主意。

通过《我是个好孩子》和《知错就改》这两堂班队课,学生们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同学们达成了约定,相互监督帮助改正缺点,从容易改正的小缺点开始,一个一个改正。于是班级里又展开了“改正缺点比赛”,每当他们改正一个缺点,就把相应的缺点划掉,看谁改正的缺点多。缺点的改正是漫长的,但是学生间相互监督,自己又有了改正缺点的意识,两个月间,学生们也改掉了一些小缺点。比如东西乱放,扫地不及时,作业不及时交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一定能变得更优秀。


  1. 体会成功,享受快乐

成功是增强自信心最有效的办法。每个人都渴望着成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虽然“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过多的失败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在我看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远比体会失败而带来的失望要好得多。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而是让他们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好成绩。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虚拟的成功,给了自卑的学生一个机会,在不知不觉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在学生没把一件事情做好,我们教师若加以指责,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从而失去了自信心。

当然过多的虚拟成功,就会让学生远离失败,变成了对学生过度保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还使学生盲目自信。所以,我们还是要相信学生们的力量,他们不但有力量,还有创造力。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就算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学生们也是有能力做好的。聪慧的教师,擅长鼓励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我会结合当堂课的课程知识点展开一些相关的小比赛,如:古诗朗诵比赛,绕口令,讲故事比赛等等,学生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表现得好不好。若教师给予肯定的答复,他们就觉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只更积极进行接下去的学习,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


“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令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德行上的正确引导。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会让学生能昂首挺胸面对生活,以自信的笑脸面对一切,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父母。自信就如那灿烂的阳光,照亮学生处于黑夜的心空,指引他们学习道路中提高学习的信心与力量。因而,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也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