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竹编艺术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9
/ 2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 竹编艺术传承

肖艳

贵州省思南县第八中学 贵州 思南 565100


一、历史背景

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竹编工艺正处在一个较为艰难的处境,民间手工艺竹编面临的不是单纯的编制艺人不够,更多的是缺少能够坚持制作的年轻的中坚艺人,会做、能做、在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会的有多少,能的有多少,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做的有多少?他们为什么在做,是否愿意做,能做多久,这才是竹编手工艺窘境的所在。

二、做法

针对竹编艺术目前面对的窘境,作为高中学校的我们必须走在前面,把这一艺术传承下去,根据教学实际,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竹编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书本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了,展开足够时间

的课外调查和社会实践,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实地的考察和悉心探索,能够将搜集上来的地方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整合,制作成作品超市,并把作品图片汇编成册,方便同学随时进行交流和学习。

(二)、聘请民间竹编艺人到校教学,掌握了解民间艺术的制作流程,体验民间艺术带来的乐趣

聘请当地斗笠编织专家来学校讲课,在她详细的讲解及演示中,学生更能直观的了解当地斗笠的制作过程与编织方法。除此之外,学生还能从教学中了解历史文化,比如:塘头斗笠顶部青布的原由,在明朝时期,塘头斗笠已是思南进贡朝廷的贡品。朱元璋唯独对斗笠情有独钟。赐予乌纱给进贡的土司,要他押在斗笠之上,并颁下一道口诏:“民能戴,官亦能戴。”从此,塘头斗笠的顶部多了一片青布,相沿至今。  

(三)加强经难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通过交流,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吸取更多老师的方法,在教学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完美的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

(四)成立竹编艺术社团,让学生知识系统化

通过社团活动将学生的娱乐与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立足校园,通过开展手工竹编制作活动,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享受手工编织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成效

通过以上几种基本措施的实施,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学生的编织小平提升;二是学生的审美水平也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在艺术传承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学生能熟练掌握简单的竹编艺术的编织方法

学生不仅能用不同的编织方法去完成一件作品,还能在编织过程中加以形状的处理、打造,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

(二)学生学会竹编艺术,不仅使自己多学习了一门手艺,更能影响身边的人

特别是那些留守妇女,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可以让她们加入到竹编艺术的行列,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竹编艺术品,可以将竹编艺术品拿去卖,让自己有一份经济收入。还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即将失传的手艺,激起人们的共鸣,为这一艺术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探讨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竹编艺术渐渐地得到人们的重视与保护,如今要将这些充满地方特色,带有艺术气息的文化艺术带到高中美术教学中,不仅丰富了高中美术课堂的内容,还能把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不断的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这项任务同时肩负了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任务。

而高中时代是一个学业繁重,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将素质教育和学生们的艺术修养方面看得越来越重要,并不再是以前的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的人品和动手能力,这也符合国家的立德树人理念。将竹编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育中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念,提高辨别和思考能力,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多元艺术文化当中形成独到的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竹编艺术隐藏着当地生活的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文化的宝贵遗产。

(一)、竹编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点

1、将当地的竹编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本地的竹编艺术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达到传承传统艺术的目的。经过整理和运用竹编艺术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塘头地区多彩纷呈的竹编艺术,这能够增强学生对竹编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前提下,让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多接触竹编艺术文化,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2、在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在,如果能够将竹编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加以推广,对原来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用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竹编艺术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加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能够对优秀的竹编艺术形式加以保护与传承。

(二)、竹编艺术存在教育的价值

1、竹编艺术在造型要素和审美上存在价值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造型和色彩的运用是必须要学习的方面,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塘头的斗笠,要求做工精细、设计奇特。一般,纸质斗笠直径70㎝、棕丝斗笠直径65㎝。两种斗笠均为两层,纸质斗笠中间糊纸;棕丝斗笠在中间顶部填青布、红绿纸角,再铺棕丝,最后锁边,塘头斗笠其制作历史久远,量多质优,明朝时期就已成为朝廷贡品,斗笠顶端红色设计具有历史意义。  

2、竹编艺术能够使学生激发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专属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艺术的不断重视,弘扬传统艺术文化,保护传统艺术文化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对于本地人来说,保护传承竹编艺术将成为我们的重任。

总的来说,学生对竹编艺术的兴趣是需要慢慢来培养的,这就需要通过不同手段来使学生增添乐趣,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还要加强实践的作用,投入到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去,亲眼见证艺术家是如何塑造一个艺术作品,从中领悟到其中的精神,另外学校也要改善制度,放宽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会慢慢地对竹编艺术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那样不仅能够弘扬了竹编艺术的特色,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落实了国家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①《论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初探》俞洁萍

②《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的探索》 张 超

③《民间美术融于高中美术教学探析》美术教育研究

彭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