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现状及阅读习惯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学校 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现状及阅读习惯养成

林素芬

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 361100

摘要: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如今,随着外来务随迁子女的大幅度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现状也较让人担忧。如何保证他们的课外阅读质量,提升阅读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 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语言文字积累作为学习各项知识的基础,重要途径来自于阅读积累。课内外阅读作为双把手,能在很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提到:“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随着近年城市经济的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也涌入城市,在学校中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占比也越来越大,而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进行相关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存在不少问题。

  1. 摸清问题,探其原因

1.阅读资源少,选择面窄。针对学校多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书籍方面的选择性少,购书方面功利性强,往往集中在与教辅相关的书籍。由于实际条件的局限性,选择的书籍也经常不符合学段及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过早抱着艰涩难懂的名著,高年级学生却还对简单的漫画读物爱不释手。

  1. 阅读时间少,难保质量。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课外阅读时间观念,个别阅读时间也只是浮光掠影,长时间下来对于阅读的兴趣和耐心就更少。究其原因部分学生忙于应付各类作业,除了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增加的一些课外作业,留给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几乎没有。一部分外来务工者也明白只有文化知识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于是在课余时间迫切地为孩子报名了各类培训辅导班,而忽略了阅读时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 指导能力弱,缺少方法。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家长也开始意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观念的萌芽是一件极好的事,但是这一部分家长也缺少对于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往往只存在口头的念叨,缺乏实际的指导,家中的阅读氛围也较弱。孩子的课外兴趣兴致也就极其淡薄,没能占据一席之地。

二、直面现状,找寻对策

综合各方面因素,外来务工子女的整体阅读情况就显得特别让人担忧。对此,学校也做出了各种对策,希望能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1.抓好校内阅读主阵地,强大资源做保障

  1. 保障多重阅读资源。随着全领域阅读的推进,学校的各项阅读资源也不断强大。作为日常阅读资源保障,学校建立了馆藏丰富,环境优美的图书馆,全天候开放给师生借阅;为了更好地利用课间零碎阅读时间,学校各楼层建立走廊书吧,定期更新书吧书籍报刊,班级中的图书角也由图书馆定期挑选书籍进行更新轮换,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进行阅读。除了保证校内图书资源,学校与超星平台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线上阅读途径。学生可登录软件后挑选喜爱的书籍阅读,并进行阅读能力测评,不仅具有方便性,也为外来务工家庭减轻了一定的购买书籍费用。

  2.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图书资源是基本保障,而良好的校内阅读氛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推手。每年如期开展的阅读节,精彩纷呈的各类读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融入阅读。低年级的读写绘,中年级的阅读手抄报,高年级的阅读分享会,让学生能够浸润在阅读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活动后,学校也会进行各类阅读表彰,颁发阅读之星,表扬奖励热爱阅读的学生。学生得到激励与自信,阅读兴趣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活动助推兴趣,而与作家的面对面更让学生有了阅读的真实感。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儿童作家进校园,让学生与作家跨越了书本的距离,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3. 给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呢?学校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保证每班每周都有固定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中,各班语文教师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相关阅读书籍的指导。低年级文字积累较少,教师会利用各类绘本指导学生进行观看、阅读;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字积累,教师则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开始了解、阅读国内外各类儿童文学读本及名著,感受优秀文字的魅力。学校也邀请各级名师进校,与学生同上阅读课,从书本的导读、推进、分享,让学生了解如何来阅读一本完整的书。除了名师引领,学校也在阅读方面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在两年期间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展研究,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寻求提升的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做了尝试。在落实阅读方法推广的同时,建构了全领域阅读评价与操作指南。

2.构建家校沟通桥,提高意识是关键

  1. 重视亲子阅读。外来务工家庭往往阅读意识比较薄弱,在此方面,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跟家长渗透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观念上加强他们对于阅读的正确认识。学校作为新教育实验校,对于亲子阅读也非常重视,因此也借由每月一事,进行家庭亲子阅读书单推荐,阅读打卡,倡导家庭共读。一方面保证学生在家能有足够的阅读时间,一方面这更是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一个重要手段。热爱阅读的家长更能培养出同样热爱阅读的孩子。虽然一开始参与的家庭较少,但通过班级打卡、分享,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开始尝试并坚持,这就是改变,而不断坚持的改变最终也会带来让人惊喜的质变。

  2. 改变阅读观念。外来务工子女课外阅读少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学校在阅读意识培养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利用父母学校,学校在周末会邀请校外公益机构及名师到校为家长开展各类讲座,在阅读习惯培养、家庭教育方面都会给予家长们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让家长们在日常的阅读中也能做到不仅陪伴,也有一定的方法指导。

  3. 除了学校的力量,我们也利用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影响来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家庭对于阅读的重视。班级中,总有榜样家长、榜样学生在阅读方面做得特别突出。我们会邀请这些家长进校、进班,为大家传授课外阅读方面的经验。家长真诚的分享,学生真实可见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往往是一个最好最生动的课外阅读推荐实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积极地推动外来务工家庭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和行动。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上阅读,更是彼此的影响与渗透。众多班级也组建家委会,借由家委会来进行班级共读、班级漂书等阅读活动。每一股小小的力量汇聚,才最终带领学生进入阅读这片浩瀚无垠的海洋。

外来务工子女作为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更应该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而我们也更应对症下药,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更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更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给予更有效的指导手段。阅读在于日日坚持与积累,更需要教师与家长的不断跟进与坚持,督促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阅读,才能让他们真正受益,感受阅读的喜悦,把阅读变成如同呼吸般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