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策略分析

李茅一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

摘要: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交流工具,我国在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多年的学习,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也让学生接触到了真正来自国外的语言文化,这让学生对语言有了很浓重的兴趣,有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缺乏信心以及不理解、不认同。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既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克服中国传统化转变为弘扬中国文化,在提高学生语言的同时,也要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要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的民族文化,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中华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那么对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更是遥遥无期,因此,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必须要做出改革,以适应国家的政策,让大学生对于中国的软实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自信;生成策略

引言

文化自信是指自身对国家、民族的理想和价值高度肯定,相信国家文化的创造力,能够激励本民族不断地向前行,自身对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认同,也可以表现在与对外交流,能够保持自身的特色。我国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国家文化,这些文化对于人的发展、提号国家的精神文化,促进国家综合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就是英语教学,从小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也让学生受到了新的文化熏陶,进而降低了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这种降低会导致学生对于国家的集体荣誉感,而改变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学生以后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影响。

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

对于大学生本身来看,自从我国改革开放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些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外的文化观念,就拿现在的节日来说,已经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现象,学生对于西方的节日了解程度多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如圣诞节在学生的生活中传播很广,这种长久的文化渗透,学生一定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有所影响,而在于大学的英语课堂当中教材以及上课的方式,都是以国外的生活为主,其目的在于学到纯正的国外文化,根本没有渗透到我国本土的文化。众所周知,大学的生活是学生一生的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认识程度不深,所以在接触外来文化时,很容易受到影响,大学生不加选择的吸收西方的文化,进而忽视对传统文化,从而导致对本国文化自信的缺失。

2.大学英语课堂文化自信生成的策略

2.1加入本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在英语课堂中关于本国文化自信缺失与教育教学的不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长达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英语的知识,同时也让国外的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当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有意识的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强,缺乏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针对于这种现象,首先应该对英语教师在授课当中,从本能的对学生渗透本国的文化,潜移默化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国外语言的同时,也能对本国的传统文化获得认同感。当前我国的英语课堂主要依赖于教材,所以在编写教材的方面可以进行巧妙设计,较自然的涉及到本国文化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保持对本国文化保持高度的认知理解,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信,所以当前的英语教材应该适当的做出变动,加入有关我国内容的教师也应该在英语课堂当中涉及到本国文化,能够使学生产生文化的自信。

2.2从大学生自身建立对本国传统文化自信。在让学生学到国外文化的知识,但也要切实感受到本国文化的自信,让学生产生对是非判断的能力,建立本国文化自信才是大学英语课堂生成的目的。在英语课堂当中意义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接受西方文化时与本土的文化进行比较,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大学当中,除了英语课上的交流,课后活动也会有演讲比赛或者英语竞赛等方面的英语学习,这些学习和本国的文化融合较少,但如果我们能将国外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那么对树立本国文化的自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如现在大学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中汉译英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融合方式。学生的学习还是要靠自身来完成,不论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的编写。大学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多,但大学生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英语时,应当对本国的文化有着坚定的信念,在实践中也可以提高辨别糟粕的能力,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要慎重,从国外文化和本国文化学会对比,探索其中的奥秘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经典之处,使得提升自己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2.3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

要想弘扬好本国的文化,那么英语教师就要首先对自身提高,对优秀文化的认识,在课堂中要了解渗透中国历史知识。教师不应该只在课堂中学习英语知识,也要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学会从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授课当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对是非判断的能力,可以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以及本国文化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好处。光通过教师的传播是不够的,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加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以增强英语教师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都可以通过学校举办讲座比赛的方式来提高这种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文化古迹遗址去参观,并可以通过英语翻译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学校的隐性文化中,例如黑板报的设计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既能学到英语知识,也不忘本土文化自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投入到学习本土文化当中去。

3.结束语

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它影响着每一个使用它的人。现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学生对于本国文化自信缺失,对我国以后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学的英语课堂也应该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让英语课堂成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而不是去弘扬外来文化。近年来,中国的汉字也在国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学院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在国外建立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在国外也能听到中国的声音,这种改变是每一个传言,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共同努力下产生的结果。作为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学生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2(2).

[2]罗颖德.从新课标角度谈中国文化在英语教材中存在的必要性[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3):4-5.

[3]谭建慧,刘明东.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33(2):123~125.

[4]杨东杰,王维倩.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U].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