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辫子》中的女性生存困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小说《辫子》中的女性生存困境

焦君怡

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小说《辫子》的叙事围绕三位女性人物展开,她们彼此并不相识,生活在完全平行的空间,一顶假发使得她们的命运暗暗交织在一起。透过小说中三位女主人公的经历,我们得以窥探到当代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空间叙事、女性身份、生存困境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集作家、导演、演员、编剧于一身,《辫子》是她的第一部小说,2017年5月在法国出版,201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译介到中国。小说揭示了当代女性所面临伦理困境、家庭困境,以及职场困境。

一、伦理困境

出生在印度的斯密塔面临着三重困境:恶劣的生存环境、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极其低下的女性地位。斯密塔和丈夫生活在北方邦的巴德拉普尔,丈夫的工作是抓捕老鼠,她的工作是徒手掏粪。他们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吃老鼠肉为生。斯密塔这样的人在印度被称为“达利特”,即贱民,属于社会的最底层,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她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这份工作,根据惯例,她也将会把这份工作传给她的女儿拉丽塔。为了改变拉丽塔的命运,斯密塔将自己的全部积蓄交给老师,为女儿换来了上学的机会。然而,在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强迫拉丽塔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打扫教室,这意味着拉丽塔将无法改变作为清洁工的命运。在拉丽塔拒绝之后,老师羞辱她,禁止她吃午饭,还将她痛打了一顿。当斯密塔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女儿的命运之后,决定带着女儿逃往城市,去争取新的机会。

斯密塔非常清楚逃跑可能带来的灾难。贾特人曾经将一个不听话的达利特人“大卸八块,还泼了硫酸”。此外,在巴德拉普尔,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成为叛逆者,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可能会遭受到被凌辱、被强奸,甚至被迫害致死的危险。人们“惩罚一个欠债不还的男人的方法,就是强奸他的妻子。惩罚一个与已婚妇女有染的男人,就去强奸他的妹妹。强奸成了一个有力的武器,一个杀伤力极强的武器。甚至不断蔓延开来。”

面对着这样的困境,斯密塔最终决定逃亡,前往金奈,“那里有专门为达利特儿童开办的学校”。在逃跑的路上,斯密塔决定先去蒂鲁帕蒂神庙朝圣,在神庙里,富有的人可以献上粮食、鲜花和金银珠宝,穷苦的人只能把自己唯一的财产——一头秀发,献给文卡特斯瓦拉神。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斯密塔献出了自己和女儿的头发,她坚信在毗湿奴的庇佑下,她和拉丽塔一定能够顺利到达金奈。

二、家庭困境

二十岁的朱莉娅生活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她的家族经营着一家假发制造厂。小说的叙事开始于一场车祸,朱莉娅的父亲在这场车祸中去世。不仅如此,他们的工厂濒临破产。为了保护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她主动承担起工厂和家庭的重任。然而,由于当地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工厂很难收到足够的头发,原材料极度缺乏。在工厂即将倒闭之时,朱莉娅陷入了人生危机,她面临的最后选择是放弃自己的情人卡玛,嫁给一个她并不爱,但是足够富有的男人。

在面对爱情时,朱莉娅是勇敢的。尽管卡玛是从克什米尔地区来到西西里岛的难民,受到当地人的歧视,但种族上的差异并不能阻止她与卡玛恋爱。她直面自己的内心,坚守着这份禁忌之恋。朱莉娅并不惧怕贫困的生活,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关乎整个家庭的命运。就在她做好准备,为承担家族的命运放弃自己的幸福时,卡玛建议她从印度进口头发。走投无路的朱莉娅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卡玛的帮助之下,朱莉娅克服重重困难,在西西里岛和印度之间建立起联系,他们的工厂得以起死回生。在历经了生离死别和各种磨难之后,朱莉娅获得了真正的成长,收获了爱情和事业的她变得更加自信、坚毅。

三、职场困境

《辫子》的最后一位女主人公萨拉生活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她四十岁,离异,独立抚养三个孩子,在一家顶级的律师事务所担任重要职务。事业成功的代价是她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和所有的休闲娱乐。就在萨拉即将获得期望已久的合伙人的职位时,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从那时起,她“决定要战斗”,甚至在手术后化疗的日子里,她掩饰起自己的病情,依然在坚持工作。萨拉深信自己能像从前一样,在私生活和事业之间,筑起一道厚厚的围墙,使两个世界互不干扰。然而,她失败了。同事知道她的病情之后都疏远了她,回避和她讨论案例,她的下属和对手联合起来打击她,使她一败涂地。萨拉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被“歧视”的对象,“成了一个有污点的人。在这个崇尚年轻和活力的社会,病人和弱者是无法拥有一席之地的。”

在职场上失势的萨拉一度迷失了自我。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了一家假发店,试戴了一顶假发,一切都改变了。戴上了这顶假发的莎拉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她决定继续战斗,为自己而战,也为那些遭受歧视的人们而战。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在《辫子》中采取了空间叙事的写作方法,三段故事在三个平行空间中呈跳跃式发展,从印度的北方邦,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再到加拿大的魁北克,情节在循环往复中推进,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明朗。“辫子”作为一条被根植的线索,在现实层和隐喻层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实层,辫子不仅打破了时空,甚至消除了人物之间的身份差异。斯密塔和萨拉原本是生活在世界两极的人物,然而,在萨拉生病之后,她和斯密塔的形象与身份渐渐交融在一起。斯密塔为了朝圣,剃光了自己的头发,萨拉在化疗之后,经历了严重的脱发。失去头发,让两个身份原本大相径庭的人物发生了形象上的重合。随着斯密塔和萨拉的轮廓变得越来越相似,她们的身份也发生了某种置换。斯密塔离开了家乡,逐渐远离了自己“不可接触者”的身份,与此同时,萨拉却因为患病,遭人嫌弃,被迫成为了另一个“不可接触者”。直到小说的最后,当萨拉戴上了用斯密塔的头发织成的假发时,两位主人公完成了某种融合,斯密塔摆脱了“达利特”的身份,萨拉对于人生的体验也更加完整,她们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斯密塔和萨拉之间,朱莉娅充当了她们的纽带,仿佛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而她自身也完成了一次身份转换,从濒临破产的企业主渐渐蜕变成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牢牢地握紧了事业和爱情。在隐喻层,斯密塔、朱莉娅和萨拉都处在人生的转折点,来自于社会伦理、家庭和职场的压力使她们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也代表着当代女性无法摆脱的困境,一条辫子将三个陌生女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意味着三股力量的交融,也预示着女性的力量可以在交融中走向壮大。


参考书目: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辫子》,张洁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