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党政机关如何做好网络信息的正面引导——以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试析党政机关如何做好网络信息的正面引导——以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为例

胡华琼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级机关服务中心) , 四川省资阳市 , 641300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平等化、多元化、快捷化的特点,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来源渠道众多,信息内容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也是多种多样,目前政府信息的传播已打破以往政府信息传播主要由政府掌控的局面。已从传统媒介时代发展到了网络时代,政府信息是发布还是不发布,发布多少,如何发布,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加强政府信息传播的正面引导,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网络信息传播引导机制。

关键词:网络信息 信息传播 正面引导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围绕《条例》《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加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管理,贯彻落实《条例》内容,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坚持正能量,唱响网上主旋律,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一、把握源头控制,规范网上宣传“安全线”

1.规范信息来源。坚持市政府办公室主办的市政府网站和资阳微政务所发信息必须来源于资阳日报、市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中国政府网和四川省政府网等官方渠道,其它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所发布信息必须产生于主办单位,转发信息必须是官方媒体所发信息,确保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规范信息审查。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即:经办人初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发)和保密“四审制度”(即:信息提供单位审查、经办人员初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发),并对要发布的信息严格进行合法性、保密性、安全性审查,针对涉敏、涉密信息必须严格经脱敏或脱密处理后才能发布。

3.规范信息格式。坚持资阳市人民政府网、资阳微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所发布的信息按照统一字体、排版等规范格式发布,确保版面的条理性和整洁性。2021年,我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新冠疫情、环境保护等发布政府信息8万余条,回应群众关心关切问题600余个,截至今年7月底,向省政府网站报送信息724条,2021年4月以来,我市向省政府网站报送采用信息总量位居全省前十位,其中6月、7月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

二、强化载体管理,搭建网上宣传“控制台”。

1.加强载体管理。将全市33个政府网站、94个政务新媒体纳入《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管理,建设市、县(区)4个政务新媒体矩阵和新版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规范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及信息发布载体建设。

2.加强业务指导。针对网上信息宣传存在的技术操作、格式排版和安全审查等问题,对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政府信息平台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3.定期分析研判。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级各部门网上公开发布信息进行研究判析,针对网民点击率和留言率较高的信息,收集、归档、整理并分析研判,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信息发布数量和质量;对存在错敏字等问题的信息,逐单位逐条信息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网上宣传的安全性。

4.加强日常监管。对全市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开展日抽查、月检查、季普查,及时发现处理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所发布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反馈至对应单位,要求涉及单位落实落细整改措施,有效保障网上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突出信息运用,建立网上宣传“服务站”。

1.突出信息发布时效。严格按照《条例》“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之规定,组织、指导各级各部门主动在新版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宣传载体上及时、准确公开发布政府信息。

2.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发布。主动公开本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及配套政策文件,推进财政信息、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主动发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进展情况,聚集“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点任务改进政策解读工作, 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政策措施、惠企利民政策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政策信息坚持精准推送。

3.切实提高群众关切回应实效。做实回应群众关注关切,坚持把“回应群众关”作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方式,建立涵盖群众关切回应的全流程标准,通过建立“依申请公开”网上受理、书记市长信箱、阳光问政等政群互动渠道,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在专栏向群众公开回应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关心理解支持政府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杰.论政府网络传播的民主参与功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04); 45-47.

[2] 李志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行政知情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4] 余珊珊.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问题和展望[J].情报科学,2007(4).


作者简介:胡华琼,1985年3月,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乐至县,职务职称:图书馆员,学历:大学本科,单位: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级机关服务中心),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四川省资阳市,641300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