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浅谈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

张发恩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花山镇大河坝小学 615300

摘要: 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管理的价值取向来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内在规定。做好给自己定位,给班级定位,让学生与自己充满自信与激情。给自己和学生一个真正民主的交流平台。用心对待和培养每一位孩子,同他们一起找到自己的发光。

关键词: 自主化管理民主培养

引言

在小学怎样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呢?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关键。 因为班级的管理不是程序的管理,依靠的不仅仅是训练几个得力的班干部或者是制定一个完善的班规就能解决的事。它所需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独立的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小学阶段正是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更显其重要价值,良好的班风无疑是给孩子们提供了阳光健康的成长平台。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述班级文化建设方略。

一、给自己定位

许多老师都不想当班主任,我毛遂自荐选自己当班主任。在当班主任之前要给自己定位,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当班主任。假如是为了名利的话,那么您要失望了。我们都知道在学校最苦最累最受气的教师就是班主任。那怎样去给自己定位呢?我认为在当班主任之前你得是一个喜欢孩子热爱教育的教师。把教育当作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念。有了信念才会为之努力和坚持。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得不到回报也不会斤斤计较,因为我们有了为之付出的信念。

二、给班级定位

所谓给班级定位,就是给班级制定奋斗目标。它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假如你是一名新教师或是新接一个班级不能明确长期目标的话,我建议从短期目标开始制定,使其慢慢形成班级的自我风格。

就我班而言,当初刚接手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犹豫,害怕不好管理。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单亲也有好几个,共同组成的班级。加之三年级之后就开始住校,在心里开导上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整天只知道念叨要回家,有的整天只知道告状,有人打他了,整天无法教学。还担心周末回家唯一的家人不在家。三年级了学生在就寝纪律、就餐纪律、集会纪律、课堂纪律等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面对以上这些,你给它制定长远目标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就给它制定短期目标——“成为全校第一”。不断的教他们如何做才能做好,不断做示范,手把手的去教。果然,通过一年的努力他们成为全校的全能班级。

第二年,孩子们因为取得了成功都找回了自信,可是有部分孩子开始骄傲和浮躁起来,这时我便给他们制定第二个短期目标——“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班级”。让他们明白只有我们个个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我班才能变成最受欢迎的班级。经过之前的努力,孩子们的班级荣誉感很强,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班级,许多调皮的孩子都愿意为班级荣誉去改变自己不合理的做法,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他们确实让班级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班级。

如今到了第三年,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我决定让我班成为——“最具特色的班级”。想成为具有特色的班级,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去做,第一步就得与孩子沟通,从孩子自身出发,让每一个孩子都彰显个性,使班级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竞争景象。

通过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串联起来就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的实现。

三、让学生与自己充满自信与激情

想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激情,除了引导和表扬外,更多的得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他们。只有充满自信的教师才能教的出自信的学生,只有充满激情的教师,他的学生才会拥有激情。教师的自信从哪儿来呢?最快的莫过于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增长见识,提升气质,拥有内涵,变得博学多才。在与学生打交道时更加应对自如,就算对其进行批评,也能随手引用典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典故里明白做人道理。除了阅读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不断的向专家型教师靠拢。不断的研究与写作,当你的论文获奖了,记得跟班上的孩子一起分享喜悦,给他们读一读你用心写的写作。这一切做了就得让孩子知道,孩子是很善于模仿的,当你这样做了,又宣扬了这种做法,孩子们都会跟着学,久而久之他们想不自信都难。激情是一种情绪,人们创造美好事物时,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怎样才能富有激情呢?让自己永远保持年轻和热情,永远把自己当作新教师。当面对班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时,告诉自己每天都是第一天,每次都是第一次。所以每次都得用心并且认真的去对待。把这份认真和热情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自然就拥有了激情。

四、给自己和学生一个真正民主的交流平台

什么样的交流平台才是真正民主的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在班上遇到事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与孩子们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要么把他们当大人看,要么就把自己当小孩看,反正得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和思考问题。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次学校开完教师会我都会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传达会议内容,告诉他们开会的一些事情,包括班级被表扬,或是被批评。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当中的原因,总结出经验,进行商讨后达成共识。同样,我也要求班上的班干部参加大队部会议后马上传达会议内容,及时进行全体商讨,人人参与议论,不分干部与群众,老师与学生,大家都是一样的。达成协议后人人自觉遵守,班级群众作顾问,由班委会及班主任共同监督。

  1. 用心对待和培养每一位孩子,同他们一起找到自己的发光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教育、管理、教育”,就像我们喊“一、二、一”口号那样,是一种前进的步伐规律。当中管理只是配合,而教育才是主体,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如何做到真正的教育呢?

我认为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应当是人人的自主化管理,民主似的自主化管理,而不是某部分优等生的自主化管理。现在都提倡以人为本,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如此。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孩子留有展示的机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赏识教育提出,每位孩子都是好孩子,任何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可是这些闪光点在应试教育下已经被遮挡的所剩无几了。出错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参与考试的人,这些人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很多不懂教育的人时常单纯的从分数去评价、判断学生和教师是否优秀。在这样武断的评价下,教师很难拥有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学生更加无法拥有平常心去对待考试。所以我告知自己和学生,中国自古就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考试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假如学习成绩不好,不会考试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差,只能证明自己这一项技能没有掌握好。当没有了考试压力,我的“眼睛”也明亮了许多,总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

结语

总之,班级自主化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就离不开人,而人不是少数人,是众人。只要是班级里的一份子他就有参与管理和被管理的权利,只要他是孩子他就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用文化去感染他们,让大家成为一个志同道合的理想团队。何为文化?文化就是一种优良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好习惯。让你的班级拥有自己的优良传统,让你的孩子都拥有一种好习惯,那样班级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建立起来了。这就是我如何让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管理》 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2.《班级管理》 中信出版社 2005年3月

3.《新课程标准》 人民出版社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