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

曹红霞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 153000


摘要:高中生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应该创新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在创新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1 高中政治教学在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创新发展中,我们对科学改革的理念需要尤为重视,这不仅是当下社会教育事业完善的重要保证,更是我们国家对整个高中政治教学创新方式的要求。因此,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同时,要深入的了解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各项细节,同步广泛的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了解高中生对于政治学习的主观思想,届时不断地发展我们国家在社会教学理念上的新方法,将高中政治教学创新中的见解不断的推行到社会建设中来,以此来观察现今高中生在运用创新政治教学理念的表现,完善社会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不断创新高中政治教学理念的形式下,我们既要注意把创新理念充分的运用到每一位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来,又要尽可能的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给高中生,让他们通过不断的合作与相互鼓励来唤醒整个高中时代的学习动力。

2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措施

2.1 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政治教育将教学重心放在课本中的知识讲解上,课堂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由此导致学生的政治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对政治课程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问题,促使学生通过政治课堂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先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创建更多样化的课堂。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一些开放性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学习意识。比如,当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身边有什么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这一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会提高。

2.2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引发其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思考,理论性较强,但是思维发散性更强,所以,老师应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政治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现和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把学生编排成几个小组,提出问题后让他们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和集体协作意识,使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对自己错误的政治思想或观点进行科学有效的纠正。

2.3 融合社会热门时事,丰富政治课堂教学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政治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政治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深化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一个政治知识点,并且可以活学活用,将其运用在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入社会时事热点案例,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并能够与课堂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例如,在学习高一必修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当前社会中有很多人具有超前消费的意识,常常使用信用卡、蚂蚁花呗等进行消费,并且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校园贷”也是消费主义的危害结果。学生了解这些案例有助于用实际的事件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这些案例教学有利于丰富政治课堂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2.4 培养人人参与和协作交流的理念

一是人人参与理念。实践表明,西方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人人争相发言,积极参与的教学作风,有其积极的因素在里面。我们也要借鉴其优点,因为传统式的政治教学方法,学生兴趣性不高,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具有创新理念的政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人人做主的意识和上课氛围,结合最新的时事政治信息,譬如一带一路建设、G20峰会、APEC会议讨论的热门议题等,让每个学生假设作为政府的参会者,如何发言,如何建议等,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课件,使课堂氛围处于活跃、轻松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容忍学生的奇思妙想,注意鼓励引导学生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价值观根植于其内心世界。自信满满、参与性高是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的典型特点,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是政治教学的巨大成功。

二是协作交流理念。协作交流的过程是相互学习、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是融会贯通多人信息提高自我,吸纳众人知识完善自己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机会去协作、交流,并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建议根据同学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小课题,准备一周,充分讨论协商,然后让各个小组分别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辩论。然后对其辩论结果,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从而使其真正体会到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教学实践,将协作交流的理念言传身教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合作、能够合作的能力。

2.5 结合媒体教学参与,辅助政治课堂创新发展

一方面可以运用电子课件加强政治教学的交互性,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并且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系统化的政治知识联系,方便学生在考试复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总结记忆和理解运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微课形式来呈现政治课堂,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政治知识,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补充还是课后复习环节,都可以实现教学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例如,在学习高三选修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时,就需要给学生进行专题式的教学融合和总结,制作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串联,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综合掌握其中的核心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辅助政治学科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2.6 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还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创新,由此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政治知识,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任务进行阶段细化,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当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提出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创新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就要适时地给学生一些指点和帮助,让学生在正确的学习方向上学到更多政治知识。

3 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我们对高中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不断深入发展将是实现未来社会教育理念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教育理念将是实现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形式。所以在推进我们国家对高中政治教学发展创新中,以教学方式的改进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趋势。对即将发生的带有很大变化的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现今社会建设发展的步伐,推进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颖.试论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78.

[2]张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创新[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10(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