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实践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创业实践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分析

张小雨 蒋迪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在“中国梦,创业梦”的大环境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也取得了新进展,但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也越发凸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从创业实践的视角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应对策略

  1. 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1. 创业领域狭窄

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自身具备一定的创业优势,但是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源少,经营领域比较窄。大学生在毕业后一般选择从事的创业领域与所学的专业相关性较低,对所学特长专业无法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另外,选择高科技行业创业需要掌握高科技核心技术,大学毕业生又难以实现,因此在高科技领域几乎没有大学生创业。从中看出大学生创业选择的起点低,创业经营局限在一定范围,大学生创业不能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

2.创业成功率低

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市场和刚进入创业的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是由于准备不足、缺乏经验、投资失误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陷入僵局,甚至被淘汰。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较多,例如政府层面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税收、场地等优惠,高校也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然而大学生参与创业并创业成功的比率却很低,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调查数据显示,初次的创业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

3.创业经验不足

大学生创业缺乏对影响创业的各种因素的认知,自我反省等能力不足,缺少社会资源,缺乏对项目的选择、财务的风险等管理经验。面对市场信息及机遇的感知力较差。另外,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创业缺少社会的磨炼,对于成功的经验宣传了解的多,创业失败后对于制约因素的经验总结少。

4. 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需要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和把握创业机遇。大学生创业者自身信心不足,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思前想后,缺少动力,缺乏对创业的整体规划,缺少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确实是一条最容易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但是创业者需要具备创业意识,才能发现并抓住创业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学生创业要有创业决心,开辟创业新路径。

5. 创业教育实践薄弱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总比例远不达全国毕业生总数的1%,远低于全球创新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只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解决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等问题。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相对薄弱,缺少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和社会实践活动。

  1.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应对策略

  1. 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教学方法、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有针对性的建立一个教学、辅导、后续指导的创新创业闭环教育体系是改革的关键。应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构建立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涵盖管理学、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以及心理学等多方面内容;第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第三,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孵化园,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得到锻炼。

  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高校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秉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学校与企业合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训练的场所,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有机会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以验证,也可以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行动,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知识。

  1. 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

大学生创业需要国家、学校、社会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培养创客文化,支持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开展就业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典型案例宣传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结合海报类等方式宣传和解读创业政策。“众创空间”等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迎来了新机。国务院出台健全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制度,各级政府积极配合落实,制定相关制度对大学生创业房租、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补贴,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激励大学生创业。各项政策的出台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更多机遇,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而且使创业者在公平、规范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支持系统

大学生创业风险相对较高,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机率,建立创业风险支持系统十分必要。构建创业风险支持系统主要围绕创业者、资金、项目三个维度。在创业者维度主要建立创业风险知识系统,在大学生创业的各个阶段提供教育和培训,特别是高校建立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弥补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资金维度上创业风险支持系统要提供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专家咨询服务,排除资金风险,能够获得创业贷款;在项目维度,创业风险支持系统应提供项目信息资源、项目风险分析、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环境建设,提供专门的扶持和全方位服务。以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高校、社会各行各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习总书记曾提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不间断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本文以创业实践为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提出有效系统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解决对策,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郭亚红.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4):28-31

[2] 何海宴.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5

[3] 黄小林,常永青,肖雪梅.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政策与措施研究[J].邢台职业

技术学院报,20I2.10

  1. 姜艳.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2(58)

作者简介:张小雨,男,1983年7月,吉林省松原市,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蒋迪,女,1982年5月,吉林省延吉市,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1: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就业专项) 课题名称: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分析 课题编号JJKH20180633JY 基金项目2: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就业专项)课题名称:振兴东北经济背景下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JJKH20170283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