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 梁国球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兰石中学 52454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理方面要求物理的基础是生活,而未来的发展是走向社会,只有提高对物理的重视程度,在科学探究方面,才是取得更加优秀的成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理的教学方式,老师要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了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研究出了讨论式教学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合作意识,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就初中物理讨论式教学展开论述,探究其重要的意义以及优化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讨论式教学;有效策略

讨论的意思也就说探索,所以讨论式教学,在一定层面上也可以被理解为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要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物理知识为整体的框架,通过提问题创设情景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物理的世界中。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提出某一个问题,然后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经过有效的讨论后,要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老师不要做过多的要求,否则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反而抑制了思维的活跃性。讨论过后,再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交流,双向互动,老师既要倾听学生的看法,也要做好随时补充的准备。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彰显出学生的思考能力,方便老师对学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全方面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在物理方面的综合实力,增加国家的竞争力。

  1. 物理课使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去探索物理世界中的奥秘,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可以非常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课堂上不再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也不必紧跟着老师的思考进行问题的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思维的活跃性,还可以增加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有一个学者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会有一个需求,那便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新的发现,喜欢去探索不同事物中的神奇之处,自己就是那个最伟大的探索者,独立的思考便可以使思维不受限制,充分的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讨论式教学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学生的需求,然而,在近距离的交往中,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身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仔细观察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的观点,向老师学习不是为了模仿老师,复制老师的思维,而是增加自己思维的宽度以及深度,从而对问题有一个更好的解释,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度,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物理是一个神奇的学科,像是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除了专有的名词,其他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因为物理讲究的是相对性和决定性,相对性就需要有一个参考物,在对比之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但是如果换了个参考物,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论。因此在使用讨论式教学的方法时,对于探讨的问题,学生一定要做好明确的分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加工,每一种神奇的物理现象之间总是会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推理辩证的方式,就可以降低学生在谈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可能性,使得学生在很短的实践内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在整体知识的框架下,总结出规律,得出最终的结论。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观点不一样的时候,正是因为这种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才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增加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辩证能力。

  1. 提升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1. 利用的新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参加到教学任务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比如在学习密度时,老师可以通过几个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密度,然后进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最终得出哪个物体的密度大,密度的规律以及探究物体密度的方法,这些浅显易懂的结论,只要学生真正的思考,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老师再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讲解,这样由浅到深,学生接收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从而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 通过生活常识,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启发

物理的基础就是生活,像是物理研究领域,也是通过在生活中的发现,从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光,电,热等都是很好的研究对象。老师在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独立额思考发表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提高了创新能力,通过思考的角度不同,创造出了更多不一样的结论。

  1. 提高课堂的包容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本来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所以老师要增强物理的包容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物理的世界中,需要去探索的真谛有很多,所以只要学生肯主动思考,那么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认识到物理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基本素养。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生动性,烘托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老师的讲解中,老师还可以进行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深思,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结束语: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在传统教学观念上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在物理方面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在谈论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增加自己思维的活跃程度,从而在不同的角度得出问题的答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 李昌文.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5)

[2]环境改造,高效构造——刍议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闫茂萍. 新课程(中学). 2019(10)

[3]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 陈芳琴. 新课程(中学版). 2019(11)

[4]有层次地上好初中物理课[J]. 姜开荣.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