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圈向后看与向前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精力圈向后看与向前看

林志先

广东省 东莞市企石镇星光小学 523000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效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保证。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的课堂,总有一些繁琐的事情影响了班级的教学效率,甚至偏离了教学目标。驾驭课堂就像驾驭车辆一样。驾车时,在滚滚复杂的车流中,要紧紧地握着方向盘避开各种不良路况,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驾驭课堂时,要有快速效地处理种种突发事件,才能达到课堂高效的结果。


关键词:精力圈向后看 精力圈向前看

案例一:课堂的一角,几个同学扎堆讲话,老师几次警告都无济于事,于是我让他们几个出来进行教育。对于累教不改的学生,我生气地问:“又是你们,上课讲什么?讲给老师听听。上次不是告诉过你们,上课不能讲话吗?”。他们相互瞟了几下,不敢开口。“以后上课不准讲,再讲的话,就通知你父母”。学生低头,面露难色,看起来,学生悔改,老师赢了。但是下节课,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又发生了同样的事。结果证明,没有达到老师的教育目的,老师输了。

我们每天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有那么多的事摆在你的面前,但你有时候只能选择你所着眼的事。有些时候,我们看似向前走,但实际是向后看——心中老是想着过去的一堆问题:是谁对谁错?应该谁来承担责任?何处出了毛病?如此类推。这时我们的精力只集中在我们所考虑过去的问题上,这种思考式我们称它为精力圈向后看。一种严重影响我们前进的思考方式。

那我们如何集中精力向前看呢?

我们梳理一下人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我们大脑的思想是如何运作的:

首先,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集中思考一件事。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开车的时候,还能看杂志,还能打电话,那是在糊弄自己。研究表明,人只能是一会儿注意这事,一会儿注意那事。牙医发现,病人戴耳机能减轻疼痛,那是因为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音乐上,而不是他的口腔中。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满腹牢骚的学生,抓住机会表扬一下他,他会把刚才所有的烦恼都忘掉。因为他在一段时间里只能想着一件事。所以,我们要从众多的问题当中,牢牢地抓住出我们最根本的任务。

其次,“不准”两字只能引起注意。当你开车时旁边的人告诉你:不要走第一出口,不要向左转,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看看第一出口,和左边。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不准想那条绿色的长蛇,不准想那条两米长、手腕粗的长蛇,你要想大象。你猜大家的脑海出现什么形象。假如我在你面前举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准看我的鞋。”你的眼睛会有什么反应?你可能会有很强的自制力,迅速转移目光,不看我的鞋子。但好奇心必定会让你立即偷偷看一眼我的鞋子。这是因为我们在决定是否移开目光之前,心中就惦记着看一眼这双鞋子了。所以“不准”两字只能引起注意。越说不准,学生就越想尝试或者挑战一下。

最后,着眼什么,就会碰到什么。你有没有发现,在开车的时候盯着路面的凹坑,本想避开它,结果还是把车开进了哪个凹坑;你夜间开车,十分留心车道隔离线,结果反而会压线行驶。同样道理你叫学生别打旁边的同学,其实,你给学生提供的一个打人的对象。这种现象也叫心理暗示。

这是我们普通大众心理活动的三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精力圈向后看的一种现象。看知道了这些心理活动特征之后,我们看看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精力圈向前看

精力圈向前看:就是注意目标定在何处?哪些办法可行?有何解决方法?做些什么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我用精力向前看的思维方式的处理上述了同类的情况。结果完全完全改变了: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开心吗?”学生不安地摇摇头不敢支声,和刚扎堆讲话时判如若两人。(不纠结于学生的错,我们把精力放在目标上--是知识的学习上。)

“老师也很不开心,怎么办?老师能帮你吗?”这一问,把学生跟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在跟他们在商量,这切底地解除了学生抵触的心理防线。但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不准,不能”等说教语言。)

“你们能按时来上课,证明你们是个好学向上的好学生,不过,刚才的内容你们会了吗?”学生又摇头了。或许他们没兴趣,或许跟不上没信心,或许不重视等等,但结果都是一样。

“那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一学吗?”就算他们不乐意,但他们

大部分都会留下来跟我唱起来。(想办法,直奔目标)

“你的音准很准,你的节奏稳,你的嗓音很好听,老师很喜欢听你们唱歌......”这是学生自己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会唱着、跳着出教室,他们会期待下一节音乐课快点到来。就像小动物一样,尝过这里有甜品,下次再来。这一招真的很管用,甚至有些同学自发留下来跟我唱。唱歌本来就是好玩的事,学习比玩耍更开心,这就是我想要的最理想的结果。用精力圈向前看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所有的死结豁然开朗。

我因此又回想起如何控制学生唱歌时喊唱的问题来。

下面是一个列表,列出了我们每天要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精力圈

向后看 向前看

上课时你为什么讲话 ? 你预想有什么样的收获?

出了什么问题 ? 怎么解决问题?

自己有什么毛病? 自己有什么优点?

为何达不到目的? 要取得什么结果?

错在哪 ? 要做些什么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每天都在做出选择。我们会思考出了什么毛病,或者为何做不对。鉴于我们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着眼一件事情,那么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到什么地方去呢?

你或你的班级,是把注意力放到失败的原因上,还是继续朝着所设想的目标前进?

有的人面对新的想法,新的解决办法,会摆出很多种理由来证明其不行。如果我们像精力圈中向后看的一侧那样生活,我们就会有成堆的问题,纠缠失败的原因,难以自拔。我们老想着谁应承担责任,以便自圆其说。鉴于我们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考虑一件事情,那么当我们站在精力圈中向后看的一侧时,就只能裹足不前。所以,我们不向前看时,就只能向后看,两者必选其一。


案例三:在上课前,一个学生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他忘了带乐器。“昨天我不是告诉你,一定要带乐器吗?你怎么没带呢?下次不带就.....”。一番话下来,我仅仅发了一通牢骚。结果,什么都没改变,这个学生很无奈地在座位上呆了一节课。

当我们站在精力圈中向后看的一侧时,就只能裹足不前。

相反,当我们站在精力圈中向前看的一侧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学生忘了带乐器,我很生气,要是顺着个人的情绪发展,肯定又会跑到精力圈向后看的老路上。所以我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问:

“没带乐器,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遗憾。那你有什么办法补救吗?” 带有建设性的提问,让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进发。

回家拿,来不及,向同学借,方法可行,但是向谁借?怎样做别人才肯借呢?

这时,学生会想到向平时交情要好的同学借,并且要注意礼貌的语言,还要保护乐器......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达到学习目的,还学会如何做人。

这就是简单的生活现实——你集中精力的地方,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只想着问题,问题就越来越多。考虑解决办法,问题就会消失。

教学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解决得了的。但不管你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只要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事物朝前发展的方向上,集中精力向前看,注意的是哪些办法可行,有何解决方法,目标定在何处,做些什么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按照精力圈向前看的一侧处理问题,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不再是负担,而是我们进步的又一个阶梯,为人师者,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参考文献:

1、《我给孩子的 10个最昂贵的礼物》杰克.康非尔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2、《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