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解析高中生物与“种子”有关的高考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归类解析高中生物与“种子”有关的高考题

熊志娟

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 贵州 黔西南 552300


摘要:在高考大背景下,高中生物习题教学工作开展,要立足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引导高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促进生物知识的内化,培养高中生生物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有效。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与“种子”有关的高考题,引导高中生结合高考真题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及掌握,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归类解析;高考题


前言:结合新高考发展形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把握新课改的方向,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使生物习题教学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高中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本文以高中生物与“种子”有关高考题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借助归类解析的方法,引导高中生对“种子”有关的习题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使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更加有效。


  1. 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能力

在新高考形势下,利用归类解析方法进行“种子”类高考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材内容做好挖掘,组织高中生做好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从而使高中生解题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对归类解析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高中生在生物习题解析中,能够举一反三,促进高中生生物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的培养[1]。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要具有大视野,能够对学科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对初中生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高中生对相关类类型题进行有效地学习,做好习题解答,对高中生解题能力、生物学科综合素养做好培养和发展[2]

例如,在归类解析时,以“种子成熟类”知识教学为例,注重对这一类型题做好教学引导。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习题解析与教材内容进行挖掘,联系基础知识的复习引导,使高中生做好习题解答。如联系高考真题进行教学,筛选关于种子成熟类的习题,组织高中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练习。在合作探究学习中,高中生对习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并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使高中生对“种子成熟类”的习题解题方法、技巧进行深入地掌握。又如,对“种子萌发类”习题解题时,联系高考真题,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交流,把握解题的关键,使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充分地运用。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将教材知识点与高考真题进行结合,使初中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做好习题讲解及训练,掌握解题方法

利用真题进行训练,能够使高中生在实际练习中对“种子类”习题进行学习及思考。联系归纳解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组织高中生在练习中做好知识归纳,对解题方法进行掌握[3]。归类解析时,教师要对类型题做好选择,为高中生进行解题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习题讲解及训练时,教师要让高中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以种子休眠类习题为例,在教学中,注重联系高考真题,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做题,对所学生物知识点进行运用。

如图1所示,某植物成熟后需要经过低温贮藏才能够萌发,为了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对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中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图所示,结合激素作用特点,对种子起到休眠作用的因素a和b分别为什么?

6170c2906e780_html_53138b3d731a329c.png

1

在对这一问题解答时,结合图1所示内容来看,对种子起到萌发作用的因素主要为赤霉素,种子在低温情况下,赤霉素会呈现出增加的状态。同时,对种子细胞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主要为脱落酸,并且脱落酸还会促进叶子和果实脱落。在低温储存的情况下,脱落酸会处于逐渐减少的情况。结合这一问题,可以判断出图中a和b的影响因素为赤霉素和脱落酸。

在进行归类解析过程中,联系高考真题,使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运用,掌握问题的解题方法,使高中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4]

三、借助信息化演示方法,突出直观化教学

归类解析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种子类”习题解析教学时,联系习题类型,为高中生进行解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使高中生能够对生物问题做好有效地解答。在习题解析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信息化演示方法进行运用,利用直观化教学方法,使高中生能够对生物习题进行有效地学习及解答,对高中生解题能力做好培养和提升。信息化演示方法融入高中生物习题解答中,要注重突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使高中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利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高中生参与生物解题的兴趣,使高中生物解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得以提升[5]

例如,结合“种子萌发类”习题解析教学时,教师可以搜集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之后在对习题讲解过程中,注重利用动态演示的方法,使解题过程变得直观化、形象化。联系“种子萌发类”习题的解体内容来看,要求高中生对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进行把握,之后联系题干条件,对问题进行分析,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进行直观化演示,联系解题的需要,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渗透,对高中生解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通过这一方式,吸引高中生参与解题学习的注意力,使高中生的解题能力饿到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高中生物解题教学时,对归类解析方法的运用,注重对生物习题的特点进行把握,将同一类型习题进行归类,使高中生对类型题进行学习及思考。对归类解析法的有效运用,注重联系高中生生物学习特点,使高中生在生物问题解答时,把握解题的方法、策略,并加深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对此,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学情,对归类解析方法进行有效地运用,指引高中生对生物习题做好思考和分析。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给予高中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中生能够对生物问题做好有效解答,加深生物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

参考文献:

[1]文武.“假说演绎法”对高中生物高考的重要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32):127-128.

[2]徐惠明.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生物高考题分析及未来备考策略研究[J].高考,2020(11):142.

[3]张龙龙.有的放矢,高效回归——从近三次高考题看高中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J].中学生物学,2019,35(10):54-57.

[4]尹利军,翁妍.发挥高考题的导向作用 提升生物复习效率[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4):65-72.

[5]黄强林.归类解析高中生物与“种子”有关的高考题[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