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主任及其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论班主任及其工作

周刚

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

一. 班主任的教育功能

“ 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这句话在教育界已成定律。 但我想这一定是有条件的,这里我们暂不去讨论条件是什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按照这一的方式简单推理,那么我们能否说,有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有一个好的班集体呢?我们暂时也不加以讨论,但对于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讲,班主任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教育的直接性,具体性和全面性来讲,其作用更为显著。 从这几点不难看出,班主任的工作无疑是肯定的,但同样需要其外部条件作为保证。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或者画面,每一届学生毕业,给老师说知心话,买卡片,送水果的那个一定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不会是校长,也很少是任课老师,即便有,那也是一两句或是出于礼物寒暄的话。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中的直接,具体,全面的影响在这里得以充分的表现。关于“不当班主任就等于没有当过老师的感叹”,则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力地证明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所在,班主任工作因而也是教育最生动,最感性,最完美的体验。

我们都深刻地知道,一所学校,有那么一个或者是几个优秀的班主任尤其重要,因为那是一种能量,它可以带动,还可以辐射。它们所发挥的楷模力量,榜样作用,以及所辐射的能量足以让这所学校也变得优秀。所以,有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够培养学校的正气,开启学校优良的风气。所谓楷模就在于示范,校内的榜样在近处,在同龄人中。于是,规则,守则和其它教条都会使人心悦诚服。全校也会选择,实施这样的言行举止。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以班为榜样,学生以学生为榜样,甚至是老师以老师为榜样。所谓辐射能量就在于此,班集体能够形成一种学校需要的召唤和规矩,形成并引导出良好的学风,造就出有带头人的队伍。所以,一位精明的校长一定会 首先选择优秀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这样一来,教育管理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班主任靠什么工作

要全面谈及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很具体,也很琐碎。大到参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方案的讨论,实施,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吃饭睡觉都有涉及。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其工作核心就是把班集体建设起来并且得到持续的发展,使班集体的成员有集体的目标,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活动,集体的创意,集体的行为,集体的声音和集体的意志……

在一个班上,对于学生的教育影响大致分为四种形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班集体,班集体与班集体。最后两种方式最为优越,班主任必须依靠集体的舆论和意志去发展,完善和改变学生不尽合理的状态。在这里,班主任要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意志变为集体的诉求进而形成指导的力量。 真正的诉求实际上就是班集体个人的诉求,个人诉求的强化增长着自我意识的提高,渐渐就会发展成为自我的教育,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为,自立,自强,自律,自护的要求。想反,班主任一旦突出了个人的作用,学生就会习惯于听取,就会产生沉闷的空气,想要改善就会有困难。尤其在班集体初建,常规尚为确立时候,班主任就会以为自己做主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班主任若把他们需要遵守的规定和纪律交给他们自己讨论通过远比单纯的纪律要求更加的有意义的多。人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要创新教育方法,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黄金信条。面向21世纪,班主任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面对现代化,时时更新,全方位发展。

在集体中,依靠集体进行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学生与家长,学生干部和学生,学校领导与学生,社区与学生等。当我们谈及学生安全时, 领导,老师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和感受安全,这样的方式或许更加的容易。

诚然,某些时候班主任老师势必要以个人的姿态出现于学生中,但是,你一定要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去谈及和处理问题。如果班级人人都习惯于这样的方式,那就是民主,其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相反,不相信学生的力量,不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去培养班集体,只知道用个人的力量来管理班集体,既不能是教育的愉悦,也不可能有长效的成就。所以,班主任靠集体的力量去工作,这就是班主任的集体教育观。陶行知先生主张:“为学生准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个观点强调了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的深刻的道理。

班主任的知识,能力,智慧都必须运用到活动设计,组织当中去,这也是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手段。再比如,新接手一个班集体,试探性的依靠几个学生去开展活动。活动的性质,角色,方式,动员,展示沟通等,作为班主任,肯定能从中收到很多的信息,并从中发现人才,区别个性,产生共性,从而产生集体的活动倾向。一些班主任在新生中的一味进行学习激励,提出纪律要求,诸如此类的做法,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乏味的老套,没有创意。它向学生表明的是你只知道成绩,缺乏生活的情趣,片面的追求迂腐。更要命的是,这种做法没法产生向心力,不能产生集体感,甚至延误班集体发展的时机,损害集体成长的基础。如果你认为班集体应该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就要多多的关注学生的感受。活动就是最好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活动,同学们相互认识,彼此了解,体验着必需的安全感和群属感。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强调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效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只对活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案是远远不够的,活动过程中班主任的能力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考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合理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假如这个班级的学生热爱表演,然而,班主任自己又没有兴趣和能力,这时,班主任就要未雨绸缪,挑好合适的人选来帮助自己搞好活动,有的时候真的没法完成,班主任应当向学生表明自己不会,从容让学生从心底接纳班主任,那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活动也是班主任工作之依靠,这就是班主任的活动教育观。

随着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学生很多方面都强于老师,他们的知识,技能,智慧,交际能力,判断是否非的能力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老师们或许应当在其中扮演指导者而不是教育者的身份,即思想品德,学业和健康等方面。传统的人格魅力,由于审美观的变异也不尽相同,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因受到升学压力而变得扭曲……。面对新形式,新问题,班主任必须要探寻新的内容和方法。在这种形势下,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凸显出了,只有充分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充分组织能够不断产生新价值的活动,班集体的管理才能够富有生机,符合教育发展的新规律。

同时,做班主任老师还必须具备爱满天下的情操,有教无类的理念。爱是教育的根本,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条件。时常有听闻学生说,我不喜欢那种一碗水端不平的老师,都是老师的学生,怎么老师就只偏向他呢? 这充分说明了班主任老师的爱应当是公平的,是一样的,不能有差异。然而,有时候一种爱的具体行为,在另外一种情景下不一定能发挥作用。笼统的赏识和挫折教育本身就存在矛盾。而产生矛盾的根本就在于忽视教育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与人们对班主任的工作理解不够有密切的关系。爱是针对具体对象的个性化行为,爱的产生和展开都应在活动当中,所以怎样依靠和发动学生来建设班集体,就更需要认真的加以思考了。比如,早恋,能够轻易说服吗,可以办到,但是也很难,但如果把一项任务交给“恋人”和他们的同学,那种精神和思想上的紧张以及和众多同学的合作,就能够很好的消除关于冲动和消极行为,增进真正的友谊。

爱学生是一门学问,它是需要技巧的,而这种技巧要在活动和接触中产生,班主任要把这些上升为理论并指导今后的班主任工作。

61872805824ca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