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的问答技巧小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高中生物课堂的问答技巧小议

向华学 1 贺小芳 2

蒲城县桥山中学 陕西渭南 715500

蒲城县尧山中学 陕西渭南 715500

摘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和回答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交流形式,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有理有据地应用问答艺术,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做法,它将让学科特点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导向;素质教育;

一、问答技巧应用的价值探讨

关于问答技巧应用的价值,一直以来被局限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激发学生热情方面,这样的认知虽然正确但不全面,笔者认为,有效应用问答技巧,还需要注意到其在师生紧密联系及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贡献。

1. 有利于师生互动。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师生间绝大多数的知识互动均会以提问与回答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问答有利于师生互动的一面,并通过问答技巧的变化,使这方面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展。

2. 有利于情感交流。

高中生物课堂上的问答过程,既能体现出师生在知识上的互动,也有情感上的交流作用,这种交流作用的体现是建立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做法,教师需要注意这一点,进行问与答两个侧面的分别调整。

3. 有利于思维创新。

合理化的课堂提问与回答方式,可以让学生展开更具独立性的思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问题进行认真设计,都将进一步突显这一点,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宝贵机会。

二、提问技巧应用的注意要点

1. 重难点提问。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括数量众多的知识点,与此同时这些知识点所具有的探究特点又增加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一些教师总会在授课时有时间紧迫、不能在既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的感受。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便需要注意到问答模式的互动与创新价值,围绕重点和难点知识创设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问题创设的随意性过强,尽可能保证问题的精致、深刻、具体、生动,从而让教学任务在问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例如当接触到蛋白质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学生了解氨基酸结构与产生蛋白质的过程,还有蛋白质所具有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等,这些都属于教学重点,同时氨基酸产生蛋白质的过程等知识又是难点所在。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可直接设计相应的问题:氨基酸结构通式特点是怎样的,它产生蛋白质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两个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后产生一个二肽,会有几分子水失去等问题。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将多项重点和难点内容融入其中,保证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思考,并和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从而对学习效果的优化提供帮助。

2. 趣味性提问。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此时复杂的生物知识点难免会进一步加剧其心理负担,长此以往,有些学生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遑论主动思考问题、创新思维。为了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巧妙设问,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具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在形成勤于动脑习惯后,距离创新思维目标越来越近。例如当接触到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内容时,高中生物教师完成可以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让问题因为有了生活味道而更有趣: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同耄耋之年老人相比,皮肤状态有很大的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区别呢?针对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学生易于发生兴趣,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迅速理解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内涵。再比如当教学至细胞和能量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萤火虫发光的视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萤火虫发光时,光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学生对此问题产生强烈兴趣,可能分别给出“食物”“葡萄糖”“化学能”等答案。

3. 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是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等多项因素后,提出更适于学生思维创新的问题,并以问题为核心启发学生存疑、思考和探索的做法。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直白,在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例如当教学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问题,用于学生的思维启发,首先基于现实生活给出问题:人的体细胞、精子以及卵细胞中,分别包含多少条染色体?从精子、卵细胞到体细胞,染色体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再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俗语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样的问题会对学生产生较为明显的启发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受精作用的本质,并可在此基础上关注配子多样性、多样性来源等方面的问题。

三、回答技巧应用的注意要点

1. 等候回答。

教师等候回答的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区别、问题的难易程度区别而相应调节长短,也就是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灵活灵活掌握提

问以后的等候回答时间,避免两个时间掌握失准的问题,其一是等候回答时间过短,学生冷场、教师自问自答,这样将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无法与教师有效沟通交流,其创新思维也不能充分发展;其二是等候回答时间过长,不但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分散的情况发生,须知思维分散与思维创新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并不相容的两个概念。如何避免这两个候答时间失准的问题,应当成为教师探索问答技巧时的重要突破口。

2. 倾听回答。

倾听回答,是当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回答时的关注技巧。这是回答环节的中心,此时无论是提出问题者还是回答问题者都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教师需要用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方式进行倾听,减弱学生压力,使之能够更加自信地配合教师完成问答活动。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现实差距,使不同程度学生接受不同的提问或者回答任务,且避免将选择范围局限在特定的学生群体,而是要注意让倾听回答的比例、节奏更加均衡,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并在倾听回答中获益。

3. 处理回答。

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回答内容的不同反应,会对学生进一步的交流、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鉴于回答内容存在客观差异,且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区别,教师需要同时兼顾奖励与批评两种处理回答的方式,并在学生回答后询问其是否有所补充,或者做出相应的追问,从而将问答作用发挥到最大。例如当教师提出问题:人体激素之所以出现变化,同哪些环境的变化有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生给出回答:当我对外部可怕事物产生恐惧时,会有大脑迟钝和心跳加速的感受,此时激素一定会出现变化!学生的回答虽不能算错,但理论性不强,教师即可适时追问:那么环境对于激素影响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样的追问可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思维,最终接近理想的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巧妙融入提问与回答的艺术,这将让课堂更加顺利地展开。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本文首先明确了问答技巧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价值,并分别从重难点提问、趣味性提问、启发性提问、引导性提问几个角度,以及等候回答、倾听回答、处理回答三个环节,进行具体策略的分析,希望可以据此改善课堂问答效果,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到这种特定的课堂互动形式中来,促进其对生物知识的接受、生物能力的发展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裕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技能的探究[J].新课程,2020,1:1 4-1 5.

[2]薛新兰.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 9(6):1 58.

[3]谭超,王重力等.提问技能在微格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以高中生物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