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称仙笔"——浅析胡澍篆书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时称仙笔"——浅析胡澍篆书艺术

郑文莹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书法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类型,篆书作为汉字的一种字体流传甚广、风采依旧。篆书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书写者不同的风格形成了各自独具匠心的篆书艺术,其中胡澍篆书艺术备受推崇。胡澍的篆书艺术笔画流畅、有形有意。胡澍继承了前人篆书艺术的优点,又对篆书进行了新的创造,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篆书艺术风格。本文分析阐述了胡澍篆书的艺术特色,探讨了胡澍篆书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胡澍;篆书;艺术;特色

前言

篆书是中国五大书体之一,结构严谨苍劲,挺拔端庄。篆书秀丽的线条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婉转流畅之美,篆书如秀发之流畅,如垂柳之温婉,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众多书法家都对篆书有不同的见解,在篆书书写过程中也融合了个人的性格经历以及喜好。胡澍的篆书既拥有整体的美感,又饱含细节上的丰盈,具有篆书的基本特征,同时又融入了篆书博大的情怀。胡澍的篆书艺术更多的展现了书法的人文色彩。后世在临摹胡澍篆书中能够清晰的体验到书法的美感以及书法家坚韧不拔的性格。

  1. 胡澍生平及书法造诣

胡澍字荄甫,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精通音律、擅长古学,具有书法之才。胡澍擅画梅花,是清代篆书大咖。胡澍生于1825(道光五年)年,他出生在官宦家庭,祖父胡培,嘉庆年得进士,曾任官刑部主事。父亲胡尚昱,官从儒林郎,属于六品虚职文官。

胡澍师从江永、戴震,曾求学于江苏高邮的王念孙。其古学则跟从季芝昌。胡澍青年时期在绍兴府与赵之谦为同僚。青年时代的胡澍恃才傲物,科举之路不为畅通。1859年,34岁的胡澍才在江南乡试中举。因北京太平天国战事,道路阻梗无法返回家乡,游离于浙东、浙西,后在杭州居住[1]

在北京时,胡澍被官至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书法家、藏书家潘祖荫赏识器重,得到他的帮助。胡澍任内阁中书,第二年任户部郎中。胡澍为官期内,时常生病,虽围观七载,但是,实际上的时间才三年。胡澍逝世时才48岁。因久病在床,胡澍已经成为对医学有一定研究的人,他解读了医书《内经》。胡澍善于解字,解答了《素问校义》一卷。

清代时期篆书繁盛,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了胡澍更多学习的机会。胡澍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不同的风格流派篆书的多种影响。在众多大家中,邓石如是胡澍的老乡,在邓石如的影响下,胡澍的风格逐渐形成。胡澍的篆书笔体结构严谨,字形多为扁方,笔锋多从侧锋切入,收笔修长灵动,妩媚融入了刚柔之际。胡澍的篆书浑然天成,展示着个性。在书法史上,胡澍与赵之谦是金石之友,虽书法之名不如赵之谦,但是,史学家评价胡澍是将细节融入到了书法中。在画花鸟画时,胡澍工笔重色,画风艳丽。他作品中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因此。被人尊称为“仙笔”。胡澍与赵之谦之间有着频繁的往来,一向清高孤傲的赵之谦给予胡澍最高评价“荄甫尚在,吾不敢作篆书”。胡澍曾为赵之谦珍爱的《异鱼图》题跋,如下图,图卷赵之谦的画笔加上胡澍的字迹生动灵现,引首的”异鱼图“展现了胡澍篆书的深厚功底,赵之谦一直将这件作品珍藏于身。受赵之谦影响,胡澍致力于经世之学,广读群书,对文学和时事有独到的见解[2]

6189ede85cf94_html_ab1468c52b851877.jpg

二、胡澍篆书艺术的表现及价值

  1. 胡澍书法仙来之笔

篆书具有阴柔之美,形体仿佛女性的身姿,娇柔甚美,生命力磅礴。胡澍在篆书书法表达中诠释了篆书的神韵。胡澍书法整体形态展示出刚柔并济的感觉,书法线条苍劲有力,书法的整体组合柔美之极,书法洋洋洒洒,各自组成,仿佛一个个跳着舞的仙女,来自天宫云上,又落入凡间俯瞰大地。胡澍书法有整体的美感,整幅作品展示出和谐之美。这是胡澍书法的特殊之处,也是胡澍书法对于篆书的重要推动。胡澍书法被誉为“仙笔”,正是由于他书法的整体感带给人们的感觉。

  1. 胡澍篆书的装饰之美

胡澍的篆书具有装饰性之美,让人能够感觉到中国文化的中庸思想。胡澍篆书的线条挺拔,具有张力,避免了孱弱无力、娇柔造作的感觉。胡澍的篆书有书法的质感,拥有线条美、流畅美,能够让人感觉到书法的整体美感。例如下图中,装饰之美就是书法的和谐之美,就是书法的形态如修饰的绘画,让人感觉轻松写意[3]

6189ede85cf94_html_85318095b28324c7.png

(三)胡澍篆书篇幅工整协调

胡澍篆书具有严谨的工整性,表现在艺术中展现了多元性和丰富性。他的篆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胡澍的篆书在书写中,厚重的笔墨表达了他对事物美好的期望,在书法艺术中,胡澍篆书圆润的线条展现了篆书的柔润之感。篆书多采用圆弧形书写,既要圆又要挺拔。篆书在表现中以圆笔为主,转折之处也是圆转居多。书法的内涵丰富展现了畅达之美,篆书委婉通畅,弧线清晰,这是胡澍篆书拥有的重要审美特征。胡澍书法的协调好似军棋阵,用笔中笔锋婉转流畅,具有审美境界,用笔凝重、线条均匀、气运悠长。如下图中,胡澍书法讲究整体性,书法作品展示出整体上的设计,每个字与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都设有留白和衔接,给人以清丽之美

[4]

6189ede85cf94_html_381142108419190f.jpg

(四)胡澍书法笔法精炼豁达

篆书形体变化较大,内部空间丰富灵活多变,字数大小错落,不规则形状较多,字形规整大小均在结构上表现出来。胡澍篆书以轴线对称为主,左右均衡、上下齐平,篆书整体给人以古朴浑厚的艺术感知。篆书线条形态刚柔曲直,展现了成熟自觉的笔画形式结构,给人以豪放质朴,宽厚大美的风格。胡澍对篆书字形大小对比分要求严格,悬腕执笔姿势掌握准确。例如较大的篆书要控笔和运笔,在执笔过程中要熟练完整。篆书中运笔中锋起承转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考察着书法家书写技巧。篆书要求心态平稳,不能有情绪波动,熟练完美地完成笔画和每一个动作。在书写篆书中手则不能抖,运行要平稳,让篆书展现空间上的清丽之感。胡澍在篆书书写中,笔法单纯,笔画粗细基本一致。书写中字与字之间远近充足,贯彻通达、字体略长、富于变化,接近自然,有古朴之感。胡澍的书法亦有智慧的展现,例如设计的字体形态多样,整体上彰显着中国汉字的美感。书法设计字数分布均匀,形式变化根据字形自然流露。胡澍书法之美感,在章法上既有传统的风貌,也有时代的印记,融合了百家之长,表达了自我的意识。此外,胡澍书法充分展示了潇洒自由的笔锋,整副作品亦是自由自在[5]


结语

从胡澍篆书书法艺术可以看出篆书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每一个书法家对于篆书的诠释都融合了前人之长,同时又加入了自我的理解。胡澍篆书艺术具有篆书共通的优点,也有朴素自我的判断和创造。在胡澍书法之美中,可以看到篆书具有的历史价值,篆书具有的审美特征,篆书具有的思想表达。研究胡澍的篆书书法艺术对于理解中国书法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胡澍书法之美更好的认知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梓泓,黄睿,陈雅霓. 徐三庚、赵之谦篆书艺术比较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12):166-167.

[2] 杨杰. 吴昌硕篆书艺术初探[J]. 大众文艺,2018(21):250.

[3] 乌峰,王璨. 从邹城新出土度量衡铭文看新莽篆书艺术[J]. 中国书法,2019(24):168-170.

[4] 秦蓉芳. 宋释梦英篆书艺术研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33):23-26.

[5] 彭坚. "印化"促进了篆书艺术的创新——以邓石如为例[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11):94-100.


作者简介:郑文莹(1999.6-),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广西艺术学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