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1
/ 4

探析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康亚静 杨雪

内蒙古科技大学


摘 要

目前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构建有效可行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机械制造企业应急管理的特点,基于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从事前预防、事故响应以及事后处理3个环节入手,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应急管理机制。研究表明,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把事故预防这道安全门筑牢筑实,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倒逼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把风险控制住,把隐患治理清,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闻警即动、快速恢复,对机械制造企业事故的预防与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管理机制;机械制造企业;双重预防机制;风险;隐患


















随着近年来非传统高危行业事故频发,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机械制造企业具有规模不均衡、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流程复杂、车间人员密集、风险点多等特点。企业经常忽视生产过程中的隐患,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因此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非常重要。我国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道防线,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有效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和危害后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的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

1 机械制造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风险意识差、隐患治理水平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此外,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主动应急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远远不能满足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1.1 企业层面应急建设不足

企业层面应急建设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混乱,过于依赖政府监管,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职工行动与思想不一致,行动中迫于压力应付检查,思想上对应急工作重视不够,应急工作形式化,应急预案不完善不规范,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应急演练不到位,传统观念难以改变。

1.2 企业应急组织不完善

企业应急组织架构不完善,导致应急管理效果明显下降。而且如果没有专业应急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也缺乏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将所有应急工作交给安全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但管理机构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参与应急管理的相关人员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目前,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企业为了提高劳动力水平,招聘了大量的员工,极大地改变了员工的结构。虽然公司的劳动力庞大,但大部分都是从外部招聘的新员工[1]。由于外部人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或多或少有工作经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且无专业培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工作中与老员工发生摩擦,合作不畅等,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

1.3 企业应急物质基础薄弱

企业应急物资基础薄弱,应急设备不足,装饰性强,实用性差,应急物资紧缺,或者仓储管理不当甚至无效;应急通信不畅、应急技术落后、应急平台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由于工艺相对复杂繁琐,危险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为因素。在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设备维修、专业操作、物流运输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2]

1.4 应急工作的宣传教育不够

应急工作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或者宣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员工对事故预防和应急知识掌握较弱,甚至不知道、不了解。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岗位的风险,没有意识到身边的隐患,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机械制造企业,很多人认为基层员工只是每天重复操作技能,不需要培训。如果员工停留在最原始、最传统的操作技能上,无疑是对自身安全的极大威胁。一些企业组织了相关培训,但只是采取一种形式。

1.5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落实严重不足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多,虽然企业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实施过程不充分等各种原因,管理者无法为公众服务,场面混乱。而且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体系还不能有效实施[3]。每次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没有制定新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相应的管理力度根本达不到要求。企业只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最大限度地实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安全生产。

2 A单位安全管理现状及事故原因分析

2.1 A单位的基本情况

A机械制造企业中国兵器下属的一家重要保军单位,是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国内整个机械制造业排名在前100位,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骨干企业,是内蒙古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公司现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资产总额151亿元,职工23000多人,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公司已形成从冶炼、铸造、锻造、机加、冲压、热处理到整机装配的综合生产能力,产品科研、设计、制造、试验和检测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

A企业已经成为以重型车辆为主导产业,覆盖全国重点区域的跨地区、股权多元、军民结合的重型车辆制造集团。经营业务已经形成车辆核心业务、车辆零部件专业化业务、车辆相关业务和辅助产业业务四个层次的经营框架。其中核心业务包括军品轮、履两大系列军品、铁路车辆、专用汽车、工程机械、履带式消防清障车。车辆零部件专业化业务主要包括铸件、锻件、结构件、传动装置、弹簧、橡胶制品、机电产品等。车辆相关业务主要是包括石油机械、冶金机械、模具、焊条、木业等。辅助产业包括一三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物业、教育、医疗等。

2.2 A单位安全管理现状

笔者单位为某大型兵器集团子公司,设有专门安全管理部门技安环保部。根据安全标准化要求,下发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及职业卫生制度。并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制定出了安全生产的年度计划和季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安全生产指标和安全工作奖励考核方法,按季度组织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和不定期组织各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工作被列为企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按安全标准化要求,从业人员在一千人以上的单位,按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三的比例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的单位,生产管理了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了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单位,配备了至少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在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提取上,按不低于营业收入0.5%的比例提取了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用于安全技术工建设、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完善和改造安全生产设备、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保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渠道。

2.3 A单位事故案例分析

笔者所在单位2019年-2020年共发生事故34起,虽然A企业是管理理念先进、管理程序规范的大型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和经济效益已经获得较大提升的前提下,各类不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就验证了非常著名的“墨菲定律”,该企业一直强化安全风险因素辨识,重视风险源管理,但生产环境复杂多变,高风险因素难以消除,但深究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为主要原因。

1 A机械制造企业2019-2020年安全事故统计表

直线 11

火灾

交通事故

摔伤

机械事故

起重伤害

合计

年份

2017

0

2

2

1

1

6

2018

2

1

1

1

3

7

2019

2

4

3

2

1

13

2020

0

2

2

2

2

8

2.3.1 2017-2020年安全事故受害者性别分布

人既是事故的致因因素也是事故的载体,是事故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人因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就显得相关重要,从事故伤害人数性别分析,具体参见图 2, 明显可见男性占比远远高于女性,高达 91.66%,这主要是因为从事机械行业职工主要以男性为主。




619a084cde837_html_3a598909aef6b684.png







1 安全生产事故伤害中被伤害人性别比例图

2619a084cde837_html_f127c62c66f70301.gif .3.2 A企业安全事故类型分析









2 安全生产事故类别图

2.3.3 A企业安全事故类型分析

由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A机械制造业机械的安全事故主要为摔伤、机械事故及起重伤害,在以后的安全管理中,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重点展开防范措施制定。

3 机械制造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前提是存在风险和事故隐患,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风险能否得到很好的控制,隐患能否消除,直接影响到应急工作的难度。机械制造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范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事前预防、事故应对和事后处理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619a084cde837_html_58d3e65a16513650.png
3 应急管理机制模型


3.1 提前预防

预防工作是应急管理的首要和最关键的工作。包括双防机制建设、应急救援机制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宣传教育、日常演练和自查自纠、危险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理五个部分。

3.1.1 构建双防机制

双防机制是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解决企业对风险认识不清、想不到、管理不善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不安全状态。具体建设内容如图3所示。

准备工作: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需要明确包括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建立在内的职责,然后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包括动员宣传、图4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全员培训。

619a084cde837_html_e95b6c204c4851e1.png
4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


需要注意的问题:该体系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宣传。工作机构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是第一责任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管理双重防范机制建设,开展风险管控动态评估,建立长效机制。

3.1.2 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

应急救援机制应包括完整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性能可靠的应急物资充足、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熟练的应急救援队伍、明确的应急疏散路线和场所。

应急组织:应急组织包括应急救援组组长1人,应急救援组副组长1人或以上,事故处理组负责确定救援方案,现场救援组负责利用救援设备抢救机械伤害事故中受伤人员,医疗救援组负责简单包扎伤员止血,事故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管理和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后勤保障组负责守护和疏散人员。

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要在应急组织框架内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方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高效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应严格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要求,预案内容应科学合理,结合A企业实际,确保其实际指导价值。

应急物资:应急物资应具有覆盖面广、应急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保障能力强的特点。最好建立分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应急设备、医疗救援物资、防护和疏散设备设施、通信设备设施等[7]。以确保相关机构在应对事故时能够及时、快速获得。

紧急信息:应急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发布是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1.3 事故预防与应急宣传教育

针对双防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教育,让员工有风险意识,知道工作场所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知道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后果以及如何安全操作。

要求员工掌握应急防护常识,如何感知危险信号,如何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规避风险。新员工可接受三级安全培训,发放岗位应急卡,要求记忆。

构建企业应急文化,增强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动员、培训、全员参与,做到未雨绸缪,遇事不慌,应急响应,互帮互助。

宣传教育方式要具体、细致、多样、丰富,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经验进行培训,如心肺复苏操作培训、包扎止血操作培训、火灾自救互救逃生培训等,还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培训[8]。对于生产任务重的企业,可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培训,并给予适当的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3.2事故响应

事故响应要求报警、决策、信息、救援和疏散必须准确、高效和快速。事故响应可以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如图5所示。事故响应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由谁单独做。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措施应在各岗位风险管理卡上明确规定,简明易懂。

619a084cde837_html_a431915b7dd7f201.png
5 事故响应过程


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应立即报告事故伤害部位、事故类型、人员伤亡等情况。班组长向部门领导报告,部门领导向公司领导汇报,由公司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联络组接到事故报告后,负责上传下达指令,通知所有应急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通知全体工作人员或拨打外部救援电话。认真记录事故时间、人员伤害和现场救援等情况。

事故处理小组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赶赴现场,确定救援方案。

现场工作人员根据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4 结论

应急管理机制由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个环节构成。

(1)提前预防,以事故预防为重点,严格落实双防机制建设,筑牢事故预防安全门,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做到控制风险、明确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危险事件,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2)事故响应,明确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事故联络组、事故处理组、现场应急救援组、现场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将按照事故响应流程,准确、高效、快速地完成各项任务。事故后处理,强调现场应急后的快速恢复,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维护企业声誉和形象。

(3)构建有效实用的应急管理机制,还需要以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稳定的资金为保障,以先进的防范救援技术为支撑,结合企业具体实践不断完善和健全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探讨[J].石化技术,2019,25(11):276,304.

[2]杨文涛.企业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J].现代职业安全,2019(4):64-67.

[3]黄宇.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及对策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4):14-15.

[4]蒋勇.军工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管理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4):32-33.

[5]黄永.机械制造企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与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9(24):50.